每年阳历的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寒冷到了极点。虽然很多年里,小寒胜过大寒,但经过了小寒,在长期的寒冷中生活,人们对冷的感受强化了,即使太阳已经从南回归线北返有月,但人们仍以为寒冷似乎没有尽头。在中国农历的安排里,这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农历年的最后阶段,新生的春天即将到来。大寒一般跟农历的岁末时间重合,所以大寒期间多是人们过年的时间,农谚所谓:“小寒大寒,杀猪过年。”“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历书》记载:“小寒后十五日,斗指癸,为大寒,时大寒栗烈已极,故名大寒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农历)十二月中,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走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生物界调时、定时的能力是其存在的先天本领,定时是生物调节自身生命活动使之按照一定的时序起动、进行和终止的过程。生物活动与自然环境配合,这才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因此准确的定时能力是生物世界得以进化到目前规模的一个必要条件。中国的先民观察到这一现象,即从自然界梳理出最突出跟气候变化相关的现象,物候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指南。中国先民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母鸡就能够产蛋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此时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厚最结实。冬至一阳初生后,阳气逐渐强大,由下而上,经小寒至大寒,才彻底将寒气逐出地面。大寒因此是阴寒密布地面,悲风鸣树、寒野苍茫,寒气砭骨。大寒后十五日,阳气就会出地而驱逐阴寒,便是立春了。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