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理浅说》(27)卷一少阳经证解

《中医医理浅说》(27)

            卷一  少阳经证解

      “按:少阳经,以火为本,厥阴为中气,少阳为标。有经症、有腑症,有半表半里症,不可不知也。”少阳经本标同气,病从本气。

      阳明之邪未罢,势必传于少阳,则治少阳兼治阳明。如不见阳明之经症、腑症,独见少阳之经症、腑症,则专治少阳。

      “经症者何?头痛在侧,耳聋喜呕,不欲食,胸胁满,往来寒热是也。…。盖少阳主枢,有枢转阴阳之道,…。少阳与太阴接壤,系阴阳交界之区,故曰半表半里。…。主以小柴胡汤,…,此本经浅一层立法也。”

      “用药未当,邪不即出,则必入腑,…。主以黄芩汤,…,此本经深一层立法也。”

        “邪在少阳,不能从枢转而出,直趋阳明地界,阳明主燥,故病者发热(热疟);邪苛不趋阳明,而专趋太阴,太阴主寒,故病者发寒(寒疟)”。“疟病不离少阳”,寒热之往来而决之于少阳。邪附于胆,出与阳明争则热,入与太阴争则寒,故有寒热往来,半表半里症者。

      少阳经症初见,合三阴为病,即合三阴之法治之。须知伤寒有传经不传腑,传腑即不传经,更有直中太阴、少阴、厥阴,千万不可仅按循经而传思考,应依据六经提纲病情分析。少阳病有风、寒、热可辨。

      《伤寒论》以邪正论病,六经有各自六气(太阳寒气、阳明燥气、少阳火气、太阴湿气、少阴热气、厥阴风气)之本气为正气,这是不变的规律。六经受本气而运,不受外来之客气,客气即是邪气。天地六气入体为客,“正气旺时,客气不得而干之;正气弱时,客气即得而入之。”《伤寒论》以寒气为客而论,出入变化,往来盛衰,是客气流行自然的规律,这是人身五脏、六腑之偏盛的结果。学医之人务要识得六经本气、病情、提纲,能明确客气之所在,用药有据,就能不存疑惑。《伤寒论》仅以寒为客立论,而未将其它五气逐位通论,是以寒论为例,论所有气为客成邪,其理相同。众人不应该认为《伤寒论》仅论伤寒,而是人体所有疾病的通论。(黄岐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