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是实践周,课程中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论结合实际应用,特别设计一个环节让我们去给其他的7天体验营的妈妈们答疑解惑。
通过去跟她们沟通,我觉得这种体验更多的是让我可以先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用学过理论知识,从多维度分析,某种焦虑背后是什么样的动力形成的结果。因为有时候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所谓的情商能力,并不是很单一的某种习惯、某件事情的单纯性的,感受的自我总结,而是由各种各样养育中发生的事件形成的感受的集合体。如果仅仅是从自身出发,作为理论与经验还不能很好有机结合的我们来说,可能会受一些情绪所困,不能够这么纯粹的理性的从各种维度出发来看待和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思考情商能力引导和具体培养的入手点。通过给其他人答疑解惑这种过程的经验可以迁移到自己在实际应用中。
和其他妈妈的一问一答的时候,看到她们的行为,不可避免的就会思考、反思自己。我有这样越界的行为吗?她是这样做的,我平时这样做。她的行为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我平时差不多情境下的事情,我是这么做的,我做的好不好,下次差不多的情况再发生,我能够怎么样更好的做、、、看到孩子的某些行为也会开始反思,孩子的四项情商元能力发展得怎么样了,某项特别弱的原能力我日常的时候可以怎么去引导。其他的元能力要不要去干涉它。
我体会到的实践周最大的好处就是把很多知识点,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重新梳理了一下。通过反思的过程,自己固着的部分也开始被看见,看见=有松动的可能=有重新开始,有被改变的希望=不断自我和解的可能。有时候我就在想,学习为的可能就是慢慢成为更好的自己,用更好的自己慢慢影响孩子,让她成为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