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名,或地名,就似人的名字一样,背后都有特别的含义或者故事。不一样的是,人名,只代表父母长辈的意愿,而地名,则更多是一个地区的人文风情、历史事迹的体现。之前,笔者其实并无特别研究或搜寻这方面相关内容,直至入坑骑行后,会经常作骑行路线规划图,从而对道路过往历史渐感兴趣,特别某些令人浮想翩翩的路名,吸引我开始在网络搜索相关信息,从此又开一个大坑……
说起千年古都,大家第一反应更多可能是类似北京、西安、南京之如此类的城市,若问道“广州呢?”,可能会恍悟一下,点头称是。感觉大家都知道广州历史悠久,但具体又说不出个所以然,脑海关于广州的印象,更多是CBD林立的珠江新城、车水马龙的天河、五彩曼妙的“小蛮腰“。的确,广州没有诸如万里长城,紫禁城、大明宫等闻名中外、恢弘雄伟的古建筑群,甚至连鼓楼、城墙、城门都难寻踪迹,只留下西门口现在那点残墙断垣,才知道原来广州也曾有过城墙。但其实,真正研究起广州的历史,你会大吃一惊:原来曾经的广州是这样?
说来惭愧,笔者作为广州土著,其实对于这座“生于斯,长于斯”城市的历史,所知并不多。随着年纪渐长,人喜欢怀旧,加上上文提到做路线规划时,会搜索整理道路街巷的历史,因此就萌生了《广州趣怪路名杂谈》这个写作系列(又开一坑……),本系列文章会结合笔者亲身经历与网上搜寻资料创作,若有失实,欢迎留言讨论。
借用祖蓝兄的歌词: “听说老街要拆除,我要到故居走一次,要故里搬进内心去……“,也不知该系列是否有看官捧场,且当以后留给儿女的记录册吧,毕竟,也许到时某些街道已经不存在了。
【备注】荡失路:“迷路“的粤语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