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丑》这部电影中,讲述了一个靠化妆小品谋生的精神病人亚瑟·弗莱克,得不到关爱,而心理扭曲,报复杀人的故事。
精神病人本身心理脆弱,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温暖,而冷酷的社会,一次次的伤害了他。
虽患有精神病,他在积极的治疗,在艰难的进行自我之间的斗争和救赎,还要面对社会的不公,甚至羞辱。
他内心的精神世界彻底坍塌了。冷酷的社会熄灭了他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微弱之光。
如果在他患有臆想症时,医生积极的治疗,父母给他足够的关爱,社会让他体会到温暖。他会心存感恩的活着,会努力的唤醒自己的良知,会积极的同自我进行艰难的斗争。
社会往往带着畸形的眼光,看待精神病人。视他们为危险分子、弱智人群、社会的累赘。
他们的世界是痛苦的。
社会发展快,生活压力大,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精神方面的疾病。有的人自己能够调整自我控制,严重些的需要服用药物控制,有些病人发起病来,药物也很难控制。
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过,心情莫名的烦躁,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等现象,这种情况持续久了,就是类似抑郁症。
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到极点,不想走路,不想吃饭,认为活着是一种痛苦,打起精神来自己同自己斗争,强迫自己去劳动,去生活,去拼命的寻找生活的意义。活的艰难、痛苦。病情严重时,或许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解脱。
看过一部电视剧,忘记名字了。女主角的前夫和一个女人,坐在车里,两人十指相扣,把车开向大海。
女主角和前夫关系不好,但前夫的死把她牵涉其中,她遭人指点、议论。女主角整理前夫的遗物,查和前夫有关的人和事。
她查到前夫患有抑郁症,和前夫在一起自杀的女人也是抑郁症患者。她开始懂的了前夫,明白了前夫生活的痛苦。
抑郁症是可以预防的。
只要自己足够爱自己,足够爱家人,不把面子看的太重要,不计较得失,不渴望得到更多的关爱。
对抑郁症患者生活的照顾,精神的关爱,小心翼翼地像照顾婴儿一样,还是不能让他康复。
抑郁症患者,需要自己对自已救赎,只有自己从内心站起来,才能真正走向康复。
臆想症是精神病的一种,他渴望的、害怕的,都会在臆想中出现,他分不清现实和臆想,臆想就是他的现实。
他得了臆想症,他病了,他不再是一个正常的人。身体受了伤害,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或许或多或少会给予同情。但精神出现了毛病,别人无法理解,当然也不会给予额外的帮助。
躁狂也是精神病的一种,精神亢奋。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静不下来。
节俭的人开始变得挥霍,认为钱是身外之物,花不完,用不尽,即使花完可以再挣。寡言的人开始滔滔不绝,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存在。
抑郁、臆想、躁狂,在一个精神病人的身上,交织着,轮番上演。
精神病人的状况时好时坏,好时懊恼自己的病,病时又厌倦着世界。
精神病人是痛苦的,被病痛折磨,人们不去关心,而是扒开伤口洒入盐。
不问原因,而是将之隔离,用谩骂,用耻笑,用鄙视,让之更加疯狂。
《小丑》中的亚瑟·弗莱克是善良的,他向往美好,他积极治疗自己的病,但他又被社会所抛弃。
在他的身上,有着人性的善和恶。他疯狂的报复,反抗着命运和社会,让人害怕、斥责、憎恨的同时,也让人深深的可怜、同情。
精神病人饱受病疼的折磨。
他们不像影片中的那么可怕,在不遭受重大受害时,他们不会发生性格的扭曲。
他们像瘫痪在床的病人一样,需要家人的照顾和关爱。
他们值得人们的同情。
如果有一天,你遇到精神病人,可以远离他们,但请不要伤害他们。
他们是善良的,他们向往着美好,他们积极的同病疼抗争着,挣扎着,艰难地进行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