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洲村|用庄严而厚重的脚步去追寻那远去的逝水沉香

一路跋山涉水,只为你而来。

每到一个城市,总喜欢四处寻找,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古老的村落。她可以是拥有丰富的表情,雨水温润,青烟弥漫,明媚微凉,衣袂蹁跹间带着淡淡的忧伤;也可以是充满着岁月的留痕,白墙黛瓦,青石斑驳,门环惹绿,无尽沧桑中散发着逐渐远去的逝水沉香。

有人曾说,喜欢上一个城市,是因为在那城市中住着一个喜欢的人。其实不尽然,喜欢上一个城市,可以是因为城市中的一道风景,亦或是一个建筑。而我,却是喜欢上了那城市中被深藏的明媚微凉的忧伤和传承无尽岁月的道道留痕,而这些被深藏的忧伤和留痕,需要长久地徘徊在古巷中才从中体会它们那别样的味道。

为了寻找那种别样的味道,我想我该出发了。在天气微凉的四月里,约上几个要好的朋友,坐上开往广州的轻轨,开始踏上追寻的旅途。

小洲村这个有着很多故事的村落中,白墙素瓦在婆娑绿树中忽隐忽现,传统民居在青石小巷中参差错落,青苔掩盖的石板小桥枕在蜿蜒连绵的河道之上,而河道的码头停靠着许多小小的木船。庄严厚重的祠堂、斑驳的朱门、惹绿的铜环在芭蕉的映衬下显得古远沧桑,门前两旁的石狮孔武有力,眼眸深邃地望着远方,仿佛对谁在诉说着什么。

漫步于村落之中,微风时不时迎面吹拂而来,夹带着几缕檀香。在短暂的时间里,仿佛只有自己,沐浴于其中,心中不由地醉了,所有的杂念也随之散去,竟起了几分想飞的挣脱感。

穿梭于小巷间,游荡于青石间,流连于游者赞叹间,时不时地抓拍自己喜欢的场景与瞬间,放进照片中,将记忆定格,多年以后翻开照片时想起自己执着的追寻时,或许又有一番别样的滋味。

让人印象深刻的漫悠邮,明信片、藤条是它们的特色。店铺的支架上几乎摆满了明信片,它们记录着村里的每一道风景线,其中当年久负盛名的瀛洲八景“西溪垂钓”、“古渡归帆”和“翰桥夜月”等景区清晰地勾勒在明信片上。生动形象地还原了当年的景象。曾想,是否写一张明信片寄给远方的朋友,可是在准备执笔之时又不知能够寄给谁,该寄向何方,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不知名的藤条几乎挂满了整个墙壁、整个亭子,在年代久远的墙壁、橱具映衬下,给人以古朴、清新之感,进去之后就有不再离开的想法。端坐于亭子的一角,品一盏茗茶,静静地看着过往的人群,聆听着游人脚步敲击青石板的声音,任思绪飞扬,让心事次第盛开。

穿过无数的巷道,来到蚝壳屋前。映入眼瞭的是,古朴的土墙上堆叠着一层层蚝壳,黛绿中揉进淡黄,阳光倾泻而来,一片金光闪耀,与另一边的黛绿交替闪动,两者交映成辉,形成了一条斑斓的匹练。这时一种罕有其匹,悠然心会,妙处难以与君说的感觉不由地涌入心间,久久挥之不去。

往前一点,是蚝壳屋的门,门的两旁挂满了稻草,店主很豪气地贴了个标语---“想拍就拍,想走就走”,这与其他店铺的禁止拍照相比,让人舒心了不少。门中珠帘虚掩,透过珠帘,可以看到许多古香古味的手工装饰品,再往里一点,店主在作台上细细打磨年份已久的枯木,一旁天井里的水缸栽满了睡莲,微风袭来,睡莲羞涩地摇摆着她的腰肢,似在招手,似在欢笑,仿佛正在欢迎着我的到来。而天井之上,挂着一个牛头骨,牛角弯成一个锋锐的弧度,在墙壁的青苔的映衬下,神秘而悠远,让人萌生了一探究竟的强烈想法。而在牛头骨对面的小阁中,挂着前人的墨迹,宝剑和灯笼,往下一点,则是形式多样的簪子。

在与店主的闲谈中了解到,蚝壳屋是小洲村的祖辈们为了适应岭南的气候,充分发挥自己智慧,因地取材建造的房子,是当地一道特色风景。这种房子在这里曾经多达数百间,让人遗憾的是,现在已经寥寥无几。这蚝壳屋因屋主在外地许久不曾回来才得以保存下来。现在我们也只能从画纸上了解当年小洲繁盛的景象,在现代化的洪流的冲击下,小洲就如汪洋大海中的孤帆一样,摇摇欲坠,随时都有湮灭在岁月河流的可能。

尽管对这里念念不忘,不过我终究是个过客,不是归人,会离开这里,回归自己原有的生活轨迹,不能改变这里什么,也不能留下什么,就如微风一样,轻轻地来,又悄悄地去,只是泛起一丝涟漪,不带走一片云彩。自己能做的也只有将其深深地植入记忆之中,融入心灵深处。而这些,也属于每一个来过这里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法国生蚝系列 法国生蚝起源于罗马时代。法国是全世界最具规模的生蚝产地,也是欧洲第一个大规模养殖生蚝的国家,已达...
    厨影美食阅读 19,239评论 1 9
  • 曾经有段时间,我疯狂的在网上购物,反正刷信用卡,也不知余额多少。一笔一笔,乐此不彼!可以说在双十一来临前,我已经成...
    盈盈麻麻阅读 1,098评论 0 0
  • 渐渐的养成了习惯,看完一个故事不留下点文字,总觉得是种缺憾,就好像你到过一个地方,总想留下点你到过那里的痕迹,总是...
    日日读阅读 3,308评论 5 6
  • 科普时间:你知道为什么岁寒只有三友而不是四个吗? 其实一开始是有岁寒四友的,松,竹,梅,还有一个神知道是什么玩意儿...
    李小陪阅读 5,701评论 0 1
  • 一般认为:“个人”是“创新”的主体,因“创新”而优、而生“双翼”,飞翔于宙宇。“国家”因“个人”而兴,因“创...
    守望风雷阅读 4,216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