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忘中的京城记忆(四)——北京的人、妙应寺、历代帝王庙、广济寺、古观象台、城墙、南锣鼓巷(2016年10月3日—10月10日)
《北京的人》
那些路人,或驻足观望,或茫然若失,或兴趣盎然,或沉思苦想,或尽享天伦,或望眼欲穿,或沉迷其中,或坚如磐石,或匆匆而过。四目相对,擦肩而过,一眼一瞬也是缘。
人,是你能够看到的对这座城市本质的最真切的反映。
在地铁上,你能看到失落人的彷徨,能听到游人的欢声笑语。在公交车里,你能看到,那些身著制服的外乡人趴在车窗上的迷茫。
在大街上,你会看到,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失望的步伐轻快或是沉重。在胡同里,你会感受到那些坐在摇椅里衣食无忧的老北京人,身上所特有的自豪与热情。
那一双双与你相视而过的眼睛,或是精明,或是呆滞,或是好奇,或是同情,或是理解,或是憎恨。
他们身后的故事藏在看不见的过去,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这座古老的城市,在岁月中继续它的脚步。
而在这汇聚一处之过往的下面,又是一个个孤独的个体,在人海中独行,消失在人群的尽头,消失在目光所及之处,消失在北京城那走在岁月里的脚步之中。
《妙应寺》
这座元代建筑就这样伫立在胡同中,大白塔就是在胡同迷宫中寻找出口的坐标。
对于老北京人来说,妙应寺不如白塔寺叫着顺口,也没有白塔寺这么接地气。“您瞅瞅咱这个白塔,比白塔寺的白塔还寺。”——郭德纲
《历代帝王庙》
这处“封建”的最大“毒草”曾在某时被毁,后重建。 这种悲剧在不断上演。
《广济寺》
中国很多古建筑都有一个悲剧特点,就是“精神上”很久远,实体上很年轻。木结构建筑本身就易腐易燃,长时间不维护就会垮塌。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人向来喜欢一把火烧净。
不过,建筑的新旧并不是文化的关键,这其中饱含的人文精神才最重要。
《观象台》
高台上放着的,都是古代中西科技的结晶。今天虽已不再用它们观象授时,但站在这些仪器下面,依然能感受到夜伫苍穹之下的震撼。汤若望,南怀仁都在这里留下过印记,也无意间记录了引进西方科技的历程。但除了历法,最后的这个帝国却不明白这些仪器所带来的到底是什么。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把星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天帝就生活在紫微垣中。紫微垣位于北天中央,夜间从地球上看,所有的星星都围绕这个区域转动,所以古人把这一区域当作中心。自然而然的,作为人世间的中心,皇帝负责与天交流,皇帝住的地方就该与天空对应,所以古代京城布局中,皇宫总是位于中央,而皇宫相对应的被称为紫禁城。
古代天象学是皇家机密,由钦天监司天台这种专门机构负责观测,普通人是被禁止窥探天机的。除了用于占卜外,观测天象最重要也是最实际的作用就是制定历法,正所谓“观象授时”。
《城墙》
躲过了几百年战火,躲不过一时的变革。朱棣望着他拔地而起,李自成望着他满心欢喜,顺治望着他入主中原,洋人们望着他充满期待,梁思成望着他唉声叹气。1.5公里,一个半往事,一个半悲剧,一个半开放。
从高处看,北京二环路勾勒出了一个凸字形,加之以及那些只存在于地名中的东直门之类的地名,我们还能看到北京城墙残存在记忆中的影子。在北京站南边,还保存短短的一段城墙,供人们抚摸老北京的模样。
北京现在有三处城墙遗址,一处是金代城墙残迹,一处是元大都城墙遗址,一处就是这段明城墙遗址。
从城墙上望着北京站的方向,多少来来往往的旅客在火车上好奇的看着这段城墙,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段城墙和这座角楼经历过什么。
《南锣鼓巷》
北京的有名的古街,变得越来越模式化,手工艺品和小吃挤满了整条整条的街,商业化已经把地道的北京小吃挤到很难找到的犄角旮旯里去了。
站在南锣鼓巷南路口,望向群鸽在夕阳背景里飞跃宽街教堂房顶的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