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人,长大后离开农村,在城市打拼又或者安家于城市了。无论身在何处,内心深处都会对农村有所眷恋,对故乡总有解不开的情结。
故乡,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们一辈子都会记在心上。小时候在那里发生的一切事情,从我们记事起,很多事情都会终生刻在记忆里。
长大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如今很多偏远的乡村被遗落在了大山深处。
节假日休息时,偶尔去山里走走,爬爬山,呼吸新鲜空气,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其目的还是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情结,只要有山村的地方,就感觉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那是对故乡的眷恋。
当年因为机缘巧合,来到这座沿海小城。这是一座三四线城市,在这里一待就是十二年。曾经也想过扎根于这座城。
可是人生辗转,岁月蹉跎,身在哪里,哪里便是家,关于扎根于哪里,那个每个人自由的翅膀。
这是一座沿海小城,也是一座四面环山的小城,山水绵远悠长,农村城市环环相扣。平日里忙于生计,一头扎进工作里,节假日时分,穿梭在弯弯扭扭的山野村间。
感觉处处充斥着故乡的味道,于是乎便喜欢上这种穿梭于山野村间的感觉。
生活处处皆风景,打开心灵之窗,敞开心扉,便能感受到归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远方虽远,可我们一直在前行,一直在路上,总能抵达。
身处在山野村间里,停下脚步,放眼望去,偌大错落有致的村庄,㘬垒瓦舍,四面环山,景色自然。
走在村庄的小路上,回味农村山野里原生态生活,心不会迷乱,也不会觉得彷徨。
这些村庄的年代,其实并不久远,如此大的山村,人烟稀少。眼前这许多房子,大多是空房子,留下来寄居的人并不多见,而且都是老人,孩子年轻人都不曾遇见。
偶尔能看到山村的田地里,有三两个老人在地里耕作干农活。从农村里走出来的人,这种场景一定不会陌生,即使自己没干过农活,也曾记得父母亲在田间地头弯腰下地的样子。
途经偶遇一位老者,和老先生迎面打了个招呼,老先生见我们是年轻人,以为我们是探亲来的,问我是不是来认客的。我回答说不是,是来这里走走看看,这里的风景这么好。
老先生看着我们,满脸笑容,笑得很慈祥,很亲切,便没有再多的语言。
我问老先生 :“这里这么大个村子,还有多少人在这里生活呀”?
老先生说:“没有人了,都走了,没剩几个人了”语气轻平。
我说:“这里这么好的自然生态和风景,竟然没有几个人了,太可惜了,这么好的村庄和生态环境,就这样被隐没了”。
老先生 看着我,不再言语,沉默着,然后转身沿着村庄的小路,朝前走去。
走过纵横交错的村庄小路,看过山村的静寂。我本是来山里走走,其内心是寻找故乡的味道。
见状只是感叹,农村甚好,且无奈的空寂。城市的喧嚣无从逃离,只有偶尔得闲,亲临感受一下对大自然的怀念。无奈心还是被无情的撕扯了一下。
日渐摧残的山村现状,人烟稀少,空空如寂,怎奈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