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暮色中的校园也短暂生出了些喧闹。大家一边和此刻熟识着的人说说笑笑,一边和曾经短暂相处过的人礼貌问好,共同往学校大门的方向走去。然后,在大门口默契地挥手告别,各自驶往回家的路。
这一个个匆匆赶路的人!那陌生或熟悉的容貌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神情,这神情中又映射出迥乎不同的思想。他们此刻正匆匆赶往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他们正努力拼搏着期待着的,又是一段怎样的人生?
一个人,一本书,一个故事。我始终被这些平淡又动人的故事吸引,于是始终怀着好奇的心情打量周围的每一个人。我试图深入了解他们,我希望听到他们更多的故事。因为只有这样,我们之间才能产生情感链接;只有这样,我才能真切感知到他们也是人,是一个又一个独立的、鲜活的、完整的、有意识和思想的生命。
是的,我们一个又一个普通的教师就是这样的生命。
人们总说,学生不是学习机器,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人。那教师呢?
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越来越宽容,但相应地,对教师的要求却越来越严格:不体罚,不辱骂,不言语讽刺,不冷暴力……可让学生不顶撞老师,不上课捣乱,不应付作业的人却越来越少。学生犯错就是“他只是个孩子,年纪小不懂事也很正常,你一个大人还能跟他计较吗?”可请每一位家长扪心自问:难道大家从来没有被自己的孩子气到过吗?难道你们从来没有过想打孩子、骂孩子的冲动吗?(当然,打骂的确是不对的,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当杜绝。)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被孩子气到的经历,所以我们其实都明白面对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孩子很难一直保持心平气和。那既然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尚且做不到平心静气,面对一群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和思想的孩子的教师,又怎么能做到呢?学生不是机器,教师当然也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一位教师也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人生。
如今,只要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出现矛盾,人们似乎总在第一时间把问题归结到教师身上,这难道真的是正确的吗?教师原本就只是一项职业,只是这份职业的特殊性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责任。我们没有像大家所以为的那样享受更多的社会红利,我们甚至没有获得原本应有的尊重,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仍在向教师这一群体施加压力,那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会是如何?其结果也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