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收拾屋子,看到收音机,瞥见没有插电的她,身上落了灰尘,孤零零地在角落里,像做错事的孩子被妈妈关进小黑屋,忍不住拿出来擦拭,插上电源,打开频率,又听到熟悉温暖的电台声音。
喜欢收音机除了能与歌曲不期而遇,还会有惊喜和缘分,刚好她唱的就是你那一刻的心思,是多么美妙的事。除此还有一个原因,我喜欢轻轻拨动旋钮找台的感觉,有时一个台没有拨到频率,但是有微弱的声音,嘈杂声音背后,慢慢拨弄旋钮,通过细枝末节的线索才能调到正台,有时频率有点调皮,你越想找到她,她越犹抱琵琶,所以就得花点耐心仔细听,慢慢拨,等找到那一刻,就如与老朋友偶遇,嗨,好久不见。有时一起身又开始滋滋啦啦信号不好,好嘛,再来一遍,突然觉得有点像调音师,好有成就感。
现在这台闹钟收音机是频繁出差那几年在一家酒店看到,一眼看上去,其貌不扬。但既可有闹钟,又能听广播还有夜光时间,让我很喜欢。想着,每天早晨不是被枯燥闹铃声叫醒,而是被电台DJ为我播放音乐叫醒,该是多么美好的一天,每晚睡觉前猜明天早晨会与哪首曲子不期而遇呢?被自己的想象心动,立刻行动派的上某宝搜索购买,果然找到一模一样的。
起初的新鲜感渐渐被其他更热烈的事而淡忘,等热情渐渐褪去过去,加上有时叫醒我的不是优美的音乐而是讨人厌的广告。久而久之,慢慢的这台收音机已有轻尘。
最近拿出来,听的电台,几乎没有广告,没有主持人多余的言语,音乐不停,一首接一首的经典歌曲,让我很是欣喜,跟着哼唱的同时,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兴奋的和许先生讨论着,这首歌当时听的时候在哪,在干什么,许先生也很热烈的分享他的青春年少,有天俩人竟然讨论兴奋到午夜,迟迟不肯睡去。
说起来,80年代家里第一台收音机,是蓝白色的那种小小的老式收音机。母亲很珍惜它,现在回忆起来,可能是家里第一个电器。母亲喜欢听秦腔,听评书,每天固定的时间段,母亲调好台,边忙着手里的活,边跟着广播里的婉转流长的唱段哼唱起来,现在想来那就是母亲的音乐。母亲还喜欢听评书,印象比较深的是刘兰芳的评书,最经典的应该是《岳飞传》,《杨家将》,孩提时代的我并不热衷听一堆男人打仗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开始随着故事情节铺展开式,正当情节紧张,你紧张的口水都不敢吞咽时候,“欲知后情,且听下回分解”戛然而止,我经常想,这些人得都有多坏,每次把人的心都吊着,眼巴巴盼着第二天的到来。
大学后,哥哥给买了一台随身听,黑红相配,主要让我多听英语,结果不是听音乐磁带就是听广播了,很多个夜晚跟随我的喜怒哀乐静静陪着我,记得那会最爱听的是北京音乐台97.4,郑洋的”中国歌曲排行榜”,每次都等着榜单揭晓,看自己喜欢的歌曲是否上榜,还有伍洲彤的“零点乐话”,低沉富有磁性的声音在夜里尤为动听,一句“欢迎来到零点小屋”让多少女孩动心,也陪伴我走过那些年的青葱岁月。喜欢带着耳机穿行在大街小巷,尤其喜欢坐着公车塞着耳机发着呆,即使一个人,也不觉得孤独,青春就这般消耗,却在日后回忆起来这般美好,这台随身听刚毕业那会还珍藏着,后来搬来搬去,搞丢了,等我想起来时候,她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了。
歌声在记忆里迟迟不肯离去,不肯离去的美好,是歌曲里包裹着饱满的青春与热烈的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