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日常」侵入「日常」一侧——《EVA》剧本/分镜樋口真嗣访谈
译者:
该文收录于VHS・LD版附录的特典《EVA友の会》,兴趣使然的翻译,水平有限,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从ed的staff表来看,您担任了第八、九话的分镜以及第十七、十八话的剧本。您是在企划阶段就参加了吗?
企划讨论的时候,我参加了几次会议吧。我记得我还说了“要不把松本设置成故事的舞台”。
——那时候,预定是以什么样的职位参与呢?
大概是分镜吧?不过分工还挺暧昧不清的。
——关于《EVA》的制作刚起步时的情况,有什么印象吗?
那时候,我刚结束了《加美拉》的工作。当我在GAINAX看到摩砂雪先生画的分镜时,我心想:“哇~这次玩得可真厉害”(笑)。
——指的是?
庵野先生以前的作品,不管是《蓝宝石之谜》还是《飞跃巅峰》,都给我一种「慢启动」的感觉。最初的时候,先是在预设好的轨道上走着,并在制作的途中慢慢加速,然后找到了自己想要创作的方向,于是作品逐渐脱离原有的轨道。总的来说,就是故事的前半部分里给我一种“该怎么做”的迷茫感;而到了后半部分就抓住了重点,做出了非常厉害的东西。但是《EVA》的第一话就已经给我一种大结局的感觉。“接下来是要怎么样?”(笑)。
——从第一话起就高潮不断呢。
像《蓝宝石》的话,不是最后五集才正式开始吗?但是《EVA》一开始的热量就跟《蓝宝石》最后五集一样。既然开头就已经这样了,那么之后这热量就不能降下去了。在这之后必须要有崭新的方向才行。那就是所谓的「前人未曾进入的领域」。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我不知道,庵野本人看上去好像也不知道的样子。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完结吧。
——现在似乎在进行着重制结局的工作。那「前人未曾进入的领域」,似乎仍未有人踏入呢。
之所以「前人未曾进入」,那自然是有原因的。虽是这么说,不过总会落地的。真想看到结尾啊,现在的我就是观众的心态了。
——(笑)。关于您负责分镜的集数,有什么想分享的吗?
这么说的话(笑),我个人是喜欢偏沉重一点的故事。当我看到最开始的分镜时,我心想:“我也能参加这类型的作品吗?真高兴啊”。然后,当我看到我负责分镜那两话的剧本的时候,“诶?”这跟之前的氛围完全不一样嘛(笑)。
——明日香的首次登场,让整个故事都变得明快起来了。
毕竟明日香是这种类型的女孩子。这类型的女孩子的出现,应该会调动起她身边的各位。我便是抱着这种想法去画分镜的。
——明快的展开并不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您觉得明日香怎么样?
像这种偏执又强势的女孩子,可以说是最容易刻画的角色了。
——对于您本人来说吗?
不是,我觉得这是一般论而已。毕竟对于动画来说,这种情感激烈的角色非常容易表现。跟那些内心细腻,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女孩子角色相比的话,那就更容易刻画了。第六话不是姑且给故事里的混乱和纠葛来了个收束吗?在投入名为真嗣的异物之后所产生的混乱得到了平息,那么接下来就该投入名为明日香的新异物了,以此来产生新的混乱局面。
——是指《EVA》本身吗?
不是,是指各位角色。不局限于真嗣呢。加持不也是在这一话里登场的吗?关于加持这个角色,庵野先生跟我说:“把他弄得跟《职业猎人》(プロハンター)里的草刈正雄一样就行”。不过我感觉他的形象要比草刈正雄更下半身动物一点(笑)。我在画第八话分镜的时候,负责第九话剧本的萨川先生把剧本拿给我看。我一看,心想加持这家伙真的是下半身动物啊(笑)。“啊,都到了这种程度”。
——角色描写非常的生动呢。
实际上,是抱着“这样如何”的想法去刻画的。不这样做的话,角色形象就会非常单薄。让角色做一些与故事无关的事只是无奈之举而已。毕竟动画里的角色形象,不做点什么的话就立不起来。
——不做点什么...怎么说?
也就是说,若是他不去做点什么的话,那么他便只有推进故事发展的功能,除此之外的形象便是一片空白。就跟实拍演员的演技是一样的,需要细致地去描写角色们生活的姿态。如果不这么做的话,那么动画角色便只是单纯的赛璐珞片罢了。所以需要认真地去考虑他们的神态。
——生活感、存在感之类的东西。
是的。思考着“他是不是一边走一边说话会比较好啦”之类的。虽然也有那些只说必要的话的角色,不过那样的角色没有层次,我觉得不够味。话说回来,第九话音乐和镜头剪辑之间的配合,真的是辛苦了一番。
——指的是特训和战斗的那段吧。
伴随着音乐的训练或战斗的蒙太奇,可以说是GAINAX的传统艺能了。以《DAICON Ⅳ》为开端,在《王立宇宙军》里就已经开始使用了。《飞跃巅峰》也有,《蓝宝石之谜》也有,这大概就是传承吧(笑)。
——那是在分镜的阶段就决定了与音乐之间的配合了吗?
大致上是这样。首先是决定曲子,听了几遍之后再开始分镜的工作。音画配合的工作非常麻烦,需要一边慢放曲子把关键的音节听出来,然后定下张数。鹭巢(诗郎)先生的曲子里有很多未经处理的原声,普通地听的话当然是很帅气,但是要手动播放把曲子里面的关键音节听出来则很麻烦。所以那时候超痛苦的(笑)。
——那让我们来聊聊剧本方面的话题吧。
嗯,实际上那时候我也在筹备着《加美拉2》的工作,所以第十七、十八话的时候,我只写了第一稿,之后就全部丢给庵野先生了。回想起来的话大概还挺辛苦的,真是非常抱歉。
——这样啊。那么原本接下剧本工作的经过是怎样的呢?
庵野先生跟我说:“要不要来做?”,然后我回答:“好”。
——真是简洁明快啊。
《蓝宝石之谜》的「岛篇」的全部剧本,都是由我来修改的哦。那时候的日程安排可以说是非常严峻了,只能硬凭着气势和愤怒给做出来。可是《EVA》的内容这么沉重。之前萨川先生的访谈不是也引起了话题么?(逃了也挺好的——《EVA》编剧萨川昭夫访谈)在写剧本之前,会从庵野先生那里得到故事的大纲。上面要求让我写两话「真嗣被背叛了」的故事。大纲的阶段就说了是被父亲所背叛,但是怎么也没有灵感。因为至今为止都是在被自己的父亲所背叛着,所以这次不给真嗣的心来点与之相应的伤害的话是不行的,我心想。
——也就是说,在第十七、十八话中,真嗣的心灵受到伤害是必须事项?
是的。因为在这之前就已经决定好了第十九话的展开。所以真嗣必须要从源堂那里受到冷酷的对待才行。我心想被美里背叛的话也许更能够伤害到真嗣的心,但是这样做的话,真嗣和美里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修复了。
——也就是说,「被父亲背叛」是「被美里背叛」的折衷方案。那么「被美里背叛」这个提案,还有其他的缘由么?
在看第二、三话的时候,我心想美里的人格真好啊,都快把我看哭了。外在形象看上去很好,内心欲望那些苦闷的部分也很生动,真好啊。还有那些故作开朗的举动也很好。
——那是刚和真嗣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呢。
既然有着像这样子里外分明的巧妙角色,那么我心想她绝对会在某个时机露出破绽的吧。于是我就在想请务必让她露出破绽。
——原来如此。那么在构成上的想法呢?
那个时点的真嗣,之所以愿意待在第3新东京市,作为他精神支柱的美里和一帮同学们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而在第十八话中,他将要同时失去这两者。第3新东京市是为了战斗而建设起来的城市,所以哪天真嗣的学校消失不见了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那不是虚假的事物么?真嗣与美里一同生活的这份关系,也同样是虚假的,什么时候消失不见也不足为奇。为了表现出这份脆弱,所以才没有戏剧化的情节,基本上都是生活化的故事。然后再将这些全部破坏掉。
——没有戏剧化的情节,指的是第十七话吧。
是的。在那话中,真嗣所在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得以明确,便是为了下一话中将其摧毁。所以第十七话里才有之前没有的,对学校生活的细致描写。像是午休买便当、值日、写学级日志、下课擦黑板之类的东西。但是,这所学校实际上没有存在的必要,在这所学校中所发生的事,也或许对该故事的进展毫无影响。普通学生们普通地去学校上学,进行普通的生活,换个角度来看,其实也只是在学校的布景中扮演着学生而已。我想要把这份不稳定感表现出来。
——对于NERV来说,学校是无关紧要的东西呢。只要有孩子们在,不管是学校还是别的什么东西都无所谓。
是的。并且该故事中有着NERV的人和非NERV的人。像洞木光就不是NERV的人。但是本来与洞木光一样的东治却被拉到了NERV这一边,于是便起了摩擦。
——作为「非日常」的NERV,和作为「日常」的学校。
《归来的奥特曼》里,乡秀树在MAT和平民身份的坂田兄妹的家之间来回。坂田兄妹还会向他亲切地问好“啊,乡先生”,令人羡慕的程度。正当我对这份安定感到怀疑的时候,果不其然的,岸田森和榊原ルミ都简单地死在了车轮之下(注:该段剧情为《归曼》第37话《奥特曼在夕阳下死去》)。
——原来如此。作为「非日常」的MAT,给作为「日常」的人们招来了死亡。
我十分喜欢那种突如其来的无常感,心想能不能也这么做一次。只不过洞木光变成了刻板印象中的恋爱少女,这让我感到有些遗憾(笑)。居然把恋心表明得这么直白......难道不应该更内敛一点么?
——毕竟还是中学生呢。
毕竟我自己读初中的时候也说不出口(笑),不如说我还带着点逆反心理地去强调自己“不喜欢”。我想去刻画这种摇摆不定的青春期的心(笑)。《EVA》里的角色,基本上都不太相信他人。而在这之中,与NERV的世界无关的洞木光拥有了自己的恋爱感情。她因此而变得显眼,而从那「日常」的世界脱离出来的东治的悲剧性也得以强调。
——剧里的大家都不相信他人么?
不相信他人、独来独往、最坏的情况就是一个人生存。虽然并不是拒绝他人,但是因为害怕失去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总是保持着距离。这段距离,每个人都各不相同。而缩短这份距离的方式也是因人而异:好意或恋心、名为「依存」的怠惰(笑)。
——《EVA》中的人,似乎真的是独自一人生存的样子。
我认为现实也是如此。与他人一同生活什么的,不过是空想罢了。
——对人际交往很冷淡呢。可是像明日香的登场,说着“你是笨蛋吗”的她,不是为这部作品带来了一点明快的氛围么。
虽说如此,但是真嗣并未因此而开朗起来,反而觉得她真是个冷漠的家伙。我在画分镜的时候,也很是注意这一点,心想着绝对不能在这上面犯差错。
——是因为这是《EVA》,还是因为这是自己的作品?
大概是因为这是《EVA》吧。所以我在做十七话的时候,也竭尽所能地把它做得平缓,没有情节上的起伏。做得像市川准先生的电影一样。在他的电影里,能够明确地感知到导演不信任他人。我个人不喜欢那种依靠角色感情来推动情节的设置。像什么“是么?我不努力就不行啊,那好,我就努力一把吧。哦哦哦哦哦哦哦!”之类的,我觉得那太假了,不喜欢(笑)。但是不这么写的话,剧本的笔力会不足。而且不正是因为工作繁重,所以才会说:“不能逃避”嘛。庵野先生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暂时不露面了。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