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发展研究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总书记强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
那么,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与食育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
如何以食用野生动物为戒,反思这场全国蔓延的疫情,进而加强食育工作、促进食育的高质量发展?
这是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诱因
与食育缺失密切相关
国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食材原料的唾手可得,使得人们对饮食的追求从“日常所需的果腹之物”逐渐变成“日益膨胀的口腹之欲”。
在一些地方,食用野生动物已然成为了一种风气、一种“时尚”、一种地方饮食文化的亚文化传统。
继2003年“非典”爆发之后,社会各界呼吁“禁食野味”的声音不断,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对于“食用野生动物易携带未知病毒”这一严重问题毫无认知、甚至不以为然,盲目贪食野味,为人类健康埋下了深深的隐患,也直接导致了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风波。
这同时也反映出国民食育知识的匮乏、科学素养的缺失,暴露出对食育不了解、不重视的现实问题。
因此,我们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过程中,要对如何控制食野生动物之“欲”、强化饮食安全之“育”、提升身心健康之“质”进行再思考。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诱因进行再反思,对加强食育工作的盲点、难点、堵点进行再谋划。
2
食育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义
食育,也就是与各种食物和饮食相关的活动与教育。
具体来说,是指“每个国民为在自己一生中能够实现健全的饮食生活、继承饮食文化传统、确保健康等而自觉培养良好饮食生活习惯、学习关于饮食各种知识及选择食品的判断能力的学习过程”。
我国食育文化早在古代就已产生,主要以经验、习惯等方式存在于民间,尚未形成明确的食育概念。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民健康问题。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这是党中央从长远发展和时代前沿出发,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安排。
此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健全支撑与保障、强化组织实施”等七方面的战略任务。
食育是“舌尖上的教育”、营养的教育、生命的教育,既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教育、也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
通过食育,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人格,培养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技能,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可以说,食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说,食育作为大卫生、大健康、全生命周期的教育,承载着促进全民健康的时代使命和重要职责。
加强食育工作、促进食育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义。
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对如何促进食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如何促进食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
其切入点是传播科学营养、安全健康的理念,关键点是运用专业的知识吃出营养、吃出安全、吃出健康,落脚点是发挥大中小(幼儿园)的功能作用。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启示和警醒我们:加强食育工作、促进食育高质量发展箭在弦上、势在必行,亟需以食育为抓手,采取四个方面的对策举措。
从源头上建构起不想、不敢、不需、不愿食用野生动物的逻辑链条和内在机制。
教育引导人们吃出健康体魄、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疾病的能力。
尽快将食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国民教育在“坚持为党育人的初心、为国育才的立场”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国民教育体系完备,是加强食育的最佳方式。
这是因为大中小幼学生群体是培育饮食习惯、培养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也是培育终生自我食育理念的最佳时段。
更为重要的,能够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促进学生家长、进而带动社会更加关注食育,促进整个社会形成科学饮食、安全饮食的良好风尚。
因此,加强食育工作、促进食育高质量发展,应将食育尽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设相应的必修课程,培养具有高食育素质的教师,编制食品卫生安全手册、食育教材、家长读本等。
通过建设食育试验区、试点校等形式,使食育真正面向学生,面向学校,融入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
以此提升大中小幼学生对食物营养、食品安全的认知水平,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让食育知识、食育思维、食育能力、食育精神走进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
积极倡导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
健康是吃出来的,很多疾病也是吃出来的。
与饮食习惯有关的慢性疾病、“富贵病”、食源性疾病、肥胖等现象,都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2003年的“非典”、正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防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也都是吃出来的。
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人的健康60%取决于自身和饮食结构。
食育的匮乏、甚至缺失,使人们对营养均衡的健康饮食习惯缺乏必要的认识,种种不规律、不科学、不合理的的饮食习惯严重危害着国民健康。
以加强食育工作、促进食育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有利于倡导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科学理性的生活方式。
从而使国民坚信食育对健康的有益性,使健康的饮食方式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终生生活习惯,最终达到培养国民终生健康的身心和饮食思想观念的目的。
借食育之机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渊源而流长,从“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到“食志、食功、食德”的孔孟食道,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古训,从“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到“食不言,寝不语”的饮食礼仪,无不体现出中华饮食文化的思想精髓。
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修养往往见诸于细节,小细节的背后蕴涵的是大文明、大格局。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国家文明的缩影,是国民素质、礼仪素养的体现。
见微知著,就小处看,文明用餐、节俭用餐、卫生用餐、安全用餐的用餐礼仪能够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教养、涵养、修养。
从大处言,反映出的是一个民族的礼仪传承和品德素养,折射出的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社会风尚。
可以说,食育对整个民族的国民体质、国民素质及民族文化传承弘扬都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加强食育工作、促进食育高质量发展,在食育中融入传统文化与就餐礼仪,弘扬感恩自然、敬畏生命的大善之心和谦恭敬让、勤俭节约的大国之道,让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形成互渗、互融、互通的文化共育体系。
遵循食物自然规律是食育的内在要求
早在25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总结出了健康饮食的法则,规范了食物的内容与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人合一”饮食思想文化,古人对食物进行了全面、科学选择和优化。
认为饮食的节律不仅要符合人类自身的生理规律,更要合乎昼夜交换、季节更替、岁时转变的自然规律,以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生命规律。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捕杀、售卖、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显然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饮食思想。
加强食育工作、促进食育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要倡导良好的饮食习惯,更重要的是倡导一种敬天惜物的主流价值观。
传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饮食中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总结人类食物选择和优化的进程规律中,充分认识食用野生动物的健康风险,摒弃愚昧落后的饮食文化。
深刻反思我们饮食观念的误区和陋习,弘扬和发展科学健康的饮食文化,提升国民健康素质,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