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耳双生
今天是除夕,父母已从老家来了十多天。这样一来,也免去了一家人为赶上这一晚的团圆年夜饭,成为春运迁徙大军的一份子的体验。
过年本就是欢乐的,但这种欢乐,更多的记忆,是亲戚从外地陆续回来的老家的春节。亲戚,就是上一辈亲人中朋友圈最重要的组成群体。我们这一辈通过微信朋友圈里的热闹,跟这种面对面的亲戚间的热闹,完全就不是一个概念。
我们这一代,已注定成为了这个国家唯一的“独生子女一代”。
而对我们的上一辈而言,春节,这个重要的日子,基本就是为他们与亲戚相聚而特别设置的节日。这也难怪我们这一代,会在朋友圈里感慨如今年味儿淡了。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同辈的亲戚少了。而且仅有的因为距离遥远,平日往来也少。而在童年时,我们是跟着父母去到他们的同辈间玩乐欢聚,那种记忆也是上一辈的亲友圈给来的。而我们在我们到了父母这个年龄,感叹少了所谓的“年味儿”,自然其实并不是年味少了,而是周围的人少了。
我们这一辈,独生子女的一代,也是新中国第一代迁徙的群体。
我们的上一辈父母他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老家,或者老家的附近不远处。这就是家文化的传承,始终不忘家族的根。
但,到了我们这一代,改革开放+计划生育+高考制+城镇化开发,使得仅有的独生子女一代,却大规模的走向了异城他乡,去寻求人生另一个理想中的归宿地。从而,很多家族也在这一代发生了根的变迁。而且极有可能,我们的下一代,并不会大规模的重复我们这一辈的故事。我们这一代的迁徙也可能成为绝唱。
就好比我,坐在家里书房,这个家已经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定居地。而千里外的老家,我还有记忆里的留存,但对于我的孩子这一代,他几乎在那个地方,找不到任何的印象。连同那里的亲戚,他都几乎断了联络。过年,就是我们带着他吃饭然后如同日常的假期一样的四处晃晃,这大概就是他日后记忆里的年味儿吧。估计连春晚,都几乎不会让他留下什么属于春节的印记吧。
在这个除夕日,很多人挺怀念儿时的春节,是因为我们暂时找不到儿时的亲戚相聚的春节。希望恢复了二胎的下一代在我们给他们安置的他乡有了附近的亲戚朋友,不再有因为“前途、钱景”这些安全需求刺激下的大规模乡土迁徙,继续找回那个年味儿。
到那个时候,我会告诉他们,爷爷小时候过年时的情境和开心,跟他们这群小孩子们一样一样的。虽然年味儿在我们这一代淡了一点点,但心内还是觉得在下一代或者在下一代,他们会找回来!
鸡年吉祥!献给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