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的时候就跟大家说道,我特别会讲故事,那么,怎么才能讲好一个故事呢?
1.选材
你必须明确你的演讲目的
你要了解观众
再次说到我给班上同学讲故事的事情,我的目的呢,是想锻炼自己,同时增加他们的文学广度,我选的是春秋四大刺客的故事,结果呀,他们对历史完全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春秋是什么时候。
对背景完全不了解,即使我讲得再生动,再投入,都吸引不了他们,也达不到我的目的。后来我给他们讲四大美男子,讲慈禧皇帝后宫,还有诗词背后的故事,这样我的故事就越来越受欢迎,备受期待。
2.让你的故事有情节、带感情
故事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冲突,结局
情节的套路:坏蛋作恶,然后英雄打败了坏蛋,坏蛋可以是困难,痛点不幸,糟糕的体验等,英雄呢,可以是价值观,好的体验以及解决方案等
3.让你的故事有画面感
举个例子: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你是不是产生了画面感的呀?产生画面感是调动了我们的五大感觉,视听嗅味触
4.让自己成为有故事的人
有些人他们不会讲故事,真正的原因是没有故事可讲,如果没有故事,那学再多的故事模型都没有用,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成为有故事的人
结识一些牛人,去听他们的故事
我发现我特别喜欢做这一点,尤其是当我现在特别想赚钱的时候,我就喜欢,跟那些比我有钱的人聊天,听听他们是怎么赚钱的,他们对于金钱是怎么看的。
与此同时呀,我还经常去听一些图书馆免费的讲座听那些专家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
你还可以经常去拜访一些人,那些比你厉害的人,你可以用金钱与他们交换时间。
多去突破舒适区挑战
这件事情如果你坚持去做,多则半年,少则一个月,就能看到明显的进步,为了让自己更好的演讲,就多去经历吧!
作业:用故事跟我们讲讲你最爱吃的菜。
西兰花
对于这个菜大家一定不陌生,可是很多的小朋友都不喜欢呢,还记得头脑特工队的小女孩不吃西兰花,把餐桌弄得一团糟的场景吗?其实我小时候也不太喜欢吃它呢!因为它和菜花长的太像了,而我有在菜花中吃到虫子的经历,所以就泛化了!
开始喜欢吃西兰花是从女儿小时候,那个时候女儿需要多吃蔬菜,西兰花是最佳选择,偏偏小朋友对这个像小树一样的菜不感兴趣,我就以身试法,给孩子做榜样,发现全然没有了小时候的那种反感。
而后给孩子讲绘本故事《好饿的小蛇》,贪吃的小蛇最后把小树都吃光光了,借助这个灵感,每次吃西兰花的时候,总是给女儿说我们吃小树了。没想到换了一个词后,女儿对这个菜品非常的接受。而我自己也是越吃越欢喜。
发现时过境迁之后,我们的口味和喜好也在慢慢地变化。曾经的棱角也被慢慢地磨圆,年龄越大能够接纳的就越多,这才叫慢慢地真正活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