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规:第2天
起床:6:00
就寝: 22:00
天气:晴
心情:焦虑
任务清单
昨日完成的任务,最重要的三件事:
按时做了一日三餐
改进:更新一下大脑中的“菜单”,换换花样
习惯养成:早睡早起
学习·信息·阅读
读《少有人走的路4》第二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关怀心灵。论述主要涉及“家庭、童年;父亲、母亲、孩子”,我读的很吃力,尽管这些字眼是我近两年来经常反复琢磨,想深入了解的。
说到家庭,对于“原生家庭”的怨恨貌似已经烟消云散了。我现在还活的好好的,也足以证明了家庭对我的滋养,即使有些问题,那也是在所难免的。
书中写到:“大部分家庭都有严重的问题,没有哪一个家庭是圆满的。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微观世界,能够反映宏观世界的本质-善与恶的对立共存。我们有时会把家庭想象成充满温馨和善意的地方,实际的家庭生活却远没有这么浪漫。家庭生活凸显出人性的种种可能,包括罪恶、仇恨、暴力、性困惑和精神错乱。换句话说,真实的家庭生活呈现了心灵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关怀心灵既不需要“解决”或者“摆脱”家庭中的问题,也用不着任何病理学分析。有时只需要对心灵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进行深刻的反思,就足以挽回失落的心灵。
要挽回失落的心灵,我们就必须由衷地接受家庭的命运,从中寻找关怀心灵的素材。
重返家庭,拥抱过去所否定的东西,往往能催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令最恶劣的家庭关系也发生显著的变化。而如果按“正常的标准勉强改造家庭生活,只会阻断这种反应。关怀心灵的最好方法就是接受事实,平心静气,让想象力发挥催化剂作用,而不是盲目的幻想和勉为其难的改变……
健康·饮食·锻炼
听轻音乐,舒缓焦虑、抑郁情绪,
提前思考并动手为自己准备饭菜,
快走半小时,拍照片,发现自然生活之美,
人际·家人·朋友
①凌晨四点左右,我听到老公叹气的声音,挣扎着问了他一句,是不是压力很大,大脑也慢慢清醒了些。他和我聊了关于未来工作的担忧,以及来自父母催生二胎的压力。他说的这些,也一直是我所焦虑的,只是最近才发现,他背负的责任远比我更沉重。虽然,我们目前都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是也算开诚布公的说出了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②除了回复来自好朋友的关心外,我还是没有其他的人际交往。不过,我接受现状,否则自我否定带来的抑郁焦虑只会让我更加糟糕。我努力去感受好朋友向我发出的“倾诉”,她有她的苦衷,只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就尝试找了一些相关的文章,发给她,希望能帮她舒缓失落的情绪。
最美好的三件事
1.闺女今早6点半起床,洗漱,穿上了她最喜欢的那件红裙子。她在我眼前一遍一遍的摆pose,我也为她留下了美照。

2.上午十点左右,我吃了一个橙子,橙子很甜。从想吃橙子,到买回橙子,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原因,是我觉得自己好吃懒做,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就不该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一个整天责罚自己的人,后果真的很严重。那种贬低自己的想法无孔不入,来不及躲闪,就会被打倒在地。

3.我的主观能动性在慢慢恢复,这让我有了一些“活力”。中午11:30时,我觉得很饿了,可是,一点也不想动。心里想着厨房桌子上放着土豆,还要去皮,还要切,馒头还冰箱里,还要热,真麻烦。越想越没有胃口了,嘴里特别苦。最后,我一步一步来,炒了一盘土豆片,为了让自己有胃口,还找了加了些青辣椒和香菜,这点小事,让我佩服自己了好一阵子。

后记:
昨天按照计划执行任务,过程平静不焦虑,今天没有提前计划,全凭“昨日重现”,所以,上午焦虑抑郁的情绪又把我绑架了,我想让自己忙起来,可是发现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没有行动。到了十点左右,动笔练字一页,尽管内心还是否定自己做的事情没有意义,但我不得不承认,只要自己用心做一件事,至少那个当下就没了焦虑。
还是要行动起来!
我是闲的吗?是?不是?心里面两个人在打架,我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认识自己,需要时间、勇气并付诸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