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BT在危机干预与情绪困扰中的应用

在助人专业中,危机指的是当事人目前所遭遇的情境,如灾难、离婚,死亡、强暴、自杀等事件,突然打扰了当事人平顺的生活,带给当事人极大的情绪反应,当事人往往会觉得身陷混乱、恐慌、孤单之中,甚至还会做噩梦,不断的回忆创伤事件或暂时丧失专注于平日生活的能力。

一般危机常见的几项重大原则包括:把握立即性,现实性,时间限制性,以当事人之安全为最大考量,以及采取立即可用的资源和行动。危机干预的当下并不以当事人长期的人格或者是过去的历史议题为介入重点,反而如何减低减降危机事件的严重性与危险性,以及如何帮助当事人度过目前的危机,成为危机干预的第一守则,当然转化危机为生命的转机,是危机处理另一个深远的介入方向--如何逐步帮助当事人接纳与面对现实,让当事人能从中悟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重新建构出生命哲学中的正向价值,如此才能算真正的走出危机、走过伤痛。

Sf BT认为现实是被发明的,被人们赋予意义的,每个人所知觉到的现实将不尽相同,所以说也没有绝对的、固定不变的、客观的现实。

Sf BT对危机的定义。危机也是当事人对一件一事件或情境的知觉,当事人会“觉得”此一事件或情境是一个“目前暂时”不能忍受的困境,因为他们认为此困境是超过个人现有资源与应对机制所能负荷的。

用社会结构论的观点来看危机和压力,不是客观的情况和疾病,而是当事人在其主观世界中直觉自己被挑战到能力的极限,无法应对某一程度的压力,以至于当事人的价值、目标和安全感且被撼动。自己的能力、观点、自信,与人的关系,都无法以旧有的模式运作。

也就是说当事人对于危机事件的这种无法负荷的感觉是当事人的主观知觉,而不是由咨询师来判定,或者是周围人来判定的。

所以说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身边的人或者是来访者,他说遭遇了一件突发的事件,自己无法承受和面对,以至于出现了精神方面的、心理方面的、生理方面的一些异常的状况,在周围人看来会觉得,“这个事儿都不算是事儿”,或者是说啊,“忍忍就过去了”,“适应了就好了”等等,这样的一些劝解,往往就会让我们感受不到,对方在这个事情当中,他自己所引发的情绪感受是超出所能承受的能力的。无法真正的理解、支持到对方。

而作为焦点的咨询师,更多的是在来访者的,知觉中去运作的,会更多的去接纳当事人处在这个危机当中,他自己的看法,他的感受,他的体会。那么也会在跟来访者的互动中,共同去建构解决式的谈话,来帮助当时来转换他的知觉和思考推论的一些架构。帮助当事人进一步的发现、证实和确认自己的力量和优势之所在,那么这也会成为当时面对承受、应对、处理和转化危机的重要资源。

就像我在一次咨询中所遇到的来访者,当他遇到了一些突发的事情,因为没有很完美的去面对和解决,让自己的情绪有了很大的波动,也会因为这个事情引发更多的负面的想法,会触及到自己以前的计划实施以及自我认同及未来的规划。

那么在一方面,更多的去理解和接纳他的情绪和感受的同时,也一点点的去澄清,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最不容易的地方,以及自己所坚持的部分、所承受的部分以及面对这种困境,自己所呈现的一些优秀的品质和担当。那么也就慢慢的,把之前的这种觉知慢慢的解构而重新建构出一个新的意义。那么当他更多的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他其实也是有能力或者是有能量去面对和解决这个事情,并且也能看到通过这件事情,对于自己的一些正面的意义和影响。

也就是在这种痛苦和煎熬当中,看到了危机对自己人生的意义,以及带给自己成长的这部分,也让自己看清楚了很多,自己之前所没有关注到的周围的资源之所在。

也就像团队一位老师对于危机的解释,危机=危险+机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是一位同行推荐给我的,本书作者是美国的clara e. hill,江光荣、段昌明等专家审校,湖北东方...
    照心心理阅读 11,275评论 0 11
  • 众所周知,现在中小型企业贷款是非常难的。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说中小型企业缺乏抵押资金、竞争力小、制度不完善等等。导...
    八条鱼理财阅读 1,950评论 0 0
  • 随缘,不放下太多,不就在一起,检查一下一个点,从点开始慢慢接受改变,加油!
    葱葱的馄饨摊阅读 2,087评论 1 0
  • 卡瘦棒真能瘦吗? 卡瘦棒是采用棒状的小包包装,携带非常方便,可以放在口袋里随身携带。卡瘦棒看起来类似于饼干和萨琪玛...
    吴丽芳猫猫阅读 1,6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