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儿童系列之三
当宿管高阿姨在楼道尽头用犹如她的姓一样的嗓门喊:“王小月!电话!”时,王小月正在宿舍床上躺着发呆,或者说正在潜意识地等待这个电话。
周六下午没课,一般远在外地打工的妈妈会在这个时间给她电话,因为妈妈说上初中要什么手机?就没有给她买手机,宿舍里就她和另一位有手机而不用的同学会使用“高音”(同学们背地里都这么称呼高阿姨)的电话,其他同学都有手机用。
王小月听到“高音”呼喊,人没起身就扯着嗓子应了一声:“来了来了!”,虽然宿舍其他同学照例不太高兴,但也习惯了。
因为小月在刚开学时第一次听到“高音”呼喊,怕吵到别人等出宿舍门才答应“来了来了!”时,“高音”不耐烦地说:“早干嘛不应声啊?我以为不在呢,早挂了。”所以以后小月每次接电话都是人未起声先到。
在跑向电话的过程中,小月就猜想这次一定是妈妈告诉她今年过年不回来了,极小可能或者让她去找妈妈或者回家和奶奶一起过年。因为上几次电话中妈妈还不太确定今年过年是否回来,现在马上就放寒假了,妈妈该决定了。
其实妈妈回不回来过年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从记事起小月的春节不是被同去的老乡捎带着到妈妈那过,就是在家陪奶奶一起度过。
今年寒假或者说过年是小月到县城上初中的第一次春节,已经在封闭式的校园里快一学期了,妈妈从一开始就担心没有出过门的小月不适应陌生的环境,尤其是还住在校园,所以经常打电话问这问那。也是在不停的电话中无意间流露今年过年回老家,陪小月过年,好像是自己对小月过早独自一人在校生活的一个补偿。
其实到县城读封闭式学校是小月自己的决定,因为在小学将近毕业那年她就给妈妈说要到县城去上学,不愿再在家门口上初中了,虽然家里初中离家很近,可以一日三餐回家吃饭,可以在家睡觉。
因为小月觉得在家上几年小学已经足够了,反正妈妈也不在家,也是和奶奶一起生活,自己放学回家不但要做作业,还要帮奶奶生火做饭,还要照顾放在家里的小弟。
在打听邻居的孩子在县城哪所学校以及在校的表现后,妈妈终于同意小月到县城上学了。
开学的那天,秋高气爽,小月坐在通往县城的班车上,看着道路两边迅速往后撤退的杨树,迎面穿过窗户吹来暖湿的风,小月眯起眼睛在心中唱起了愉快的歌。
在经历了开学短暂的适应后,小月真心觉得到县城上学是个正确的决定。整洁的校园、标准的操场、干净的宿舍、高大的梧桐树,小巧的花园,这些都是乡下初中校园所没有的,但小月知道这都还不是关键,关键是觉得自己的时间多了。
放学后可以在林间散步闲想,可以拿本小说在草地上过瘾,可以和小伙伴们聊天,不用再去照料奶奶,也不用再去照看弟弟,虽然有时她也挺想念他们的。
就这样在校园里度过了秋天,很快迎来了冬天,而且眼看着马上要寒假了 ,奇怪的是小月觉得今年冬天太暖和了,到现在都快进入腊月了,还没有下雪,也没有多冷。
小月印象中往年一进入冬天她就非常头疼,因为帮奶奶洗菜洗衣服总觉得压井水太凉了,还有就是遇到雨雪天,刺骨的寒风扎得真不想出门。看来老天也为我来上学而高兴,小月有时在心里暗想,不然为什么这个冬天不太冷呢?……
小月跑到“高音”的屋里接了妈妈的电话,开始照例是吃穿的老话题,后来终于说今年过年本来说回来的,因为有一笔买卖在过年时要做就不回来了,你课程紧就不要过来了,在家陪奶奶吧。
小月跟妈妈说没事,我就没有要求你们回来陪我,我会好好陪奶奶和弟弟的。
小月挂完电话没有回宿舍,而是下了楼向 校园西南角的小花园走去。此时阳光正好,连风也没有,也是冬季白天气温最高的时候,小月抬头看看天空,碧蓝如洗,没有一丝云彩。
小月来到自己经常来坐的小石凳上,经过太阳的照射,石凳表面有种温热的感觉,坐上去舒服极了。这时小月忽然想到快放假回家了,竟然抑制不住想起奶奶和弟弟来,家里也很暖和吧?!奶奶和弟弟这个冬天也觉得不太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