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早上起床后,王先生收到一条微信,“姐夫,爸有病了,让我姐速回电话”。
王先生拿给我看的时候,我心里一惊。我爸在去年八月份才做完一场大手术出院,一直认真配合后续治疗,怎么会再次生病呢?这个消息也太突然了。而且,收到微信的前一天,我们还视频了,爸爸状态很好呀。
我立即拨通了妹妹的电话,她在那头故作镇定地介绍了爸爸发病前后的经过,从最开始吃完饭不舒服,呕吐,吐出夹杂血丝的粘液,到后来鼻子出血,胃部疼痛难忍,然后,持续了四个小时候,叫了救护车,到医院急救,现在还在观察,输血。
我听完更是心急如焚,我人在天津,他们在阜新,赶回去也需要时间,况且年末春运,国家又有各种政策,还没弄清楚之前,不能草率买票返乡。再说,我身边还有个六岁的小孩,我儿子怎么安顿,也是我要考虑的。
挂掉电话,我跟先生商量,是让公公婆婆过来帮忙照看孩子,还是把孩子带回老家。他对于疫情,有很多担心,特别是春运期间,火车上人多,他害怕不安全。他的想法是,先等等结果,看我爸稳定下来,确定病因和治疗方案,再做打算。如果家里人手够,一周之后他放假,开车带我们回去。
见他没有同意我去做核酸检测,立即带孩子回家,我也有些犹豫。我当然希望我做的决定他能够支持,况且疫情原因,带孩子出行的隐患也是有的,我更是不敢擅自决定。
怎么办呢?接到妹妹电话的这个白天,我过得惴惴不安,惦记着爸爸的情况。甚至都没有心情陪伴孩子,让他自己玩耍。
这一天里,我一方面跟妹妹沟通,随时关注着爸爸的状况,另一方面,联系社区,了解返乡政策。又拨打便民热线,询问火车站出行政策。这样一来,我感受到了政策的放宽,并没有之前刚开始公布春运政策是的严格。
晚上,妹妹给我发了一条消息,是27日发布的新政策,我一看,确实宽松不少,出行返乡,可以准备了。
晚上,王先生下班,我把这条新政策告诉他,他可能并不相信。我说,从政策上看,我和孩子属于最后一类人群,返乡之后不需要7日和14日后再做核酸检测。他听后大怒,瞪着眼睛对我说,你多啥,卫健委是你家开的呀,就你不用检测核酸……我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回应,只好不再说话。
后来我猜,王先生没有关注政策的变动,又不太信任我得到的消息,所以认定旧政策毫不松动,以为他了解到的信息才是真的,不容质疑的。所以,我提供的信息让他感觉到被质疑了,他于是发怒了。当然,这都是我的猜测,真想到底是怎样的,他是不会主动告诉我的。没关系,我有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第二天,我已经做好了出行的决定。吃过早饭,先带儿子去医院做核酸检测,这样结果能在下午或者晚上出来。我当然不会再跑去医院拿纸质报告,而是用电子版作为凭证。
回到家,收拾物品,带儿子下楼打车,直奔火车站。这个过程并不容易,行李比较多,两个拉杆箱,五个拎兜,两个书包,我分了几次,将这些东西从六楼运到了一楼。儿子背着他的书包,再帮我拉一个皮箱,我自己背个书包,再搞定一个皮箱和三个拎兜,就这样,我们俩从天津西站乘车,到达沈阳站,又乘地铁换到沈阳北站,坐火车到达了阜新,一路辗转,终于回到了娘家。
这一路上,随有劳累和惊险,却也遇到了很多好心人的相助。地铁上,有人给儿子让座,火车上,有人帮忙拽拉杆箱,还有工作人员帮我放置行李。收获了一路的温暖。
到家后的第二天,我先把儿子送到公公家,再去医院看望爸爸。妹妹到医院楼下接我,一见到我,她就忍不住掉下眼泪。我抱着她,感受到了她的害怕,那晚,爸爸突发症状,把她吓坏了,肠道出血不止,疼痛难忍,看在眼里,让她又心疼,又紧张。我妈还有高血压,她一个人承担这个艰难的时刻,确实不易。
她说,妈不让我告诉你,知道你带着孩子也挺难的。是我自己做的决定。
我说,你做的对。
病房里,爸爸见到我也很高兴,还询问我这一路的经历。他状态很好,血已经止住,接下来需要找到出血点,再确定后续治疗方案。
夜里,我留在医院陪护,跟爸爸聊了很多。我们一起复盘出院后的饮食情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次出血,肯定跟他的饮食有关,而且有直接关系,他觉得自己没事了,吃了很多难消化的食物。平日里,我妈和我妹提醒他,他根本不听,没事没事,这是他挂在嘴边的理由。
这次事件,他说收到了教训,肯定会长记性的,太受罪了,这个疼痛是不会忘记的,去年手术和前后的治疗,都没有这么疼。
是呀,不疼记不住呀。
没有无痛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