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你学到了大量的知识,反而是傻子和瞎子。
我们先来一个假设,比如你是一名自由职业者,自己在创业。
不管是希望自己在哪个领域有所建树吧,你可能只希望快点学到一些创业成功的秘籍,get到别人无法掌握的技能,迅速的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开拓出属于你自己的阿里巴巴。
想要这么牛逼,一开始这必然要多读书啊,不读书你怎么可能成为高手,成为翘楚,成为专家呢?变得牛逼呢?
之后还需要出国学习个工商管理学硕士啊,总之就是学的越多越好。
当然了这些都不是终极目标啊,终极目标可能是获得几个听起来吓死人的学历名称呀或者头衔啊之类的,这样做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的名片啊,有了它,你才会有人认同你是专家对不对。
多多读书多多学习,才能使我们更加聪明,更加有见解,更加有想法,然而,现在我要告诉你,这是个大错特错的观点。
换句话说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才能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成为翘楚,获得成功拥有属于自己的阿里巴巴这是个大谎言。
怎么就是谎言了呢?
有人开始质疑了,你说的不对吧,假如说我现在想要成为一名作家,我难道不需要先学习如何写作么?不学习难道我就成为作家了,你疯了吧。
别着急,且听我一一解释给你听,首先,如果你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那么首先,你需要做的第一步,绝对不是去学习如何写作这样的理论性知识,而是先去自己写,从写作中获得经验,获得技能,从而掌握知识,最后成为作家。
你看,世界上哪个伟大的作家是去开始先学习理论知识的才开始动笔写作的?你所学习的那些关于如何写作的理论知识,我相信也是会写作的人在不断的写作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回到我们上面的观点,假如你想要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或许你应该先去做,先去实践,之后总结经验,生成理论。
当你学了太多的理论知识,你可能反而不能开启内心的大门,写出来的文章也是生搬硬套,想成为作家,我觉得你可能还有一大段路要去你一个人艰苦的走。
有很多例子可以验证,有很多人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会,甚至还会把这个领域的知识和其他毫不相关的东西搞混淆,可是他依旧牛逼,甚至有名气,甚至就是这个领域的翘楚大家。
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的人,这个时候他可能已经是专家了,因为他可能有了一些技能的证书,大家会认可他,他确实也知道很多东西,但是,他很可能知道的知识比他以为的知识要少的多,这是非常危险的。
举个例子,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在一个发生火灾的现场,大家往一个方向跑,总有那么一两个人会朝着反方向跑,或者说他们认为是对的地方跑,因为这几个少数人很可能就是太过于相信自己懂得多,认为大家都是白痴,所以才会这样做,但是事实上很可能那些看似白痴的人反而是对的。
所以说专家很危险,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更加危险。
不是说所有的专家都这样,因为人总是会高估自己,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以为你懂的东西其实往往并不比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厉害的多。
如上图,就这样一个题目,有些读过书的成年人还不去一个五岁孩子解决的迅速,这是为什么呢?
大人真的比孩子笨么?
真正的智者,只不过或许在有些情况下承认自己的无知可能才是解决问题甚至获得新生的唯一办法。
普通人会更愿意承认这一点,可是稍微读过点书的,有点墨水的读书人很可能难以做到。
而这恰恰就是为什么草根一族随便逆袭的励志故事如此之多了。
普通人他们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所以他们就愿意去尝试去实验,去试试看,看看这样做是不是对的,如果对了,那当然皆大欢喜,要是不对,那我们就再修正,改进,下次使用另外一种方法再试试看,瞬间,普通人拥有了选择权,而这很可能会给他们带去惊喜,收益远远大于损失,具有强烈的反脆弱性。
什么意思,这里我简单的解释一下,反脆弱这个词来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的塔勒布《反脆弱》一书,反脆弱是指脆弱的反义词,但是又比强韧这样的词更加强大,更加坚固,反脆弱通常都是有选择性的,收益远远大于损失。
所以普通人通过他们的谦逊,进而引发他们的探索实践和试错,从而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经验道理,反而后发先至,处于领跑地位。
而那些靠着梦想的思想家空无一物,而实干家才是真正的最接近梦想的人。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说人的大脑,为什么说人类的大脑呢,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被人为的预设一些观念,比如认为高学历的专家或许更让你觉得可靠,这其实也有一点心理学的晕轮效应,就是说你看见一个人谈吐优雅,举止大方,美丽动人或英俊潇洒,你就会觉得这个人在各个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比如这样的人也一定写得一手好字,或者他们可能比不注重穿着的人更会演讲等等。
我们的大脑是不会预设任何事情的,它只是不加分辨的接受外在已经预设好的概念,本质上,你之所以相信或不相信一件事,主要取决于普罗大众主流媒体是否相信。
比如25岁以后不出嫁,你就变成剩女啦。
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好大学,你这一生都毁啦。
这种预设,从你出生听得懂语言开始你就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反复被接受到,最后呢,你自己也就信了。
比如,我这篇文章说的,可能不是主流媒体社会舆论所认可的,所以你在读的过程中难免有怀疑,有猜臆,不过没有关系呀,因为我们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里,今天你笃信的东西或许明天就被无情的推翻。
所以,也许你三天后或者三年后再来读这篇文字,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300年前,大部分人还在宗教故事的幻觉中,不管你跟他们说多少关于“日心说”不管你拿出多少有利的证据,大家就是不相信,甚至觉得烧死布鲁诺是合情合理的,尽管现在看起来是多么的荒谬。
这种大脑的固执和偏见去随处可见,你也许觉得,现在的我们早已不是300年前无知的人类了,但是事实上,人们对自己认识模式的问题上,依旧固执与偏见,没有一点任何实质上的变化。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难道就这样任其发展继续被大脑病毒所侵蚀么?
当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或许我们才应该把这些已知的知识全部忘掉,从而达到一种无知的新境界,以一种无知的心态去实践去探索,发现真实存在的事物,打开我们的双眼,才会让我们在某个领域里得到收获的更多,这可能也就是,终身学习者核心的价值所在吧。
只有当我们越保持一颗谦逊不知者的心态,越能够开启与这个世界整个宇宙连接的通道,越会有源源不断的真实可靠的东西输入进来,这可能才是我们为什么相比于宇宙之渺小的原因吧。
知道的越多,你越要把学到的已经知道的东西放掉。
承认无知反而带来巨大的收获,且这个收获无法估量。
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你自以为你懂的东西恰恰是你大脑感染的病毒,你被它无情的侵蚀着,你却不自知,正是这种病毒阻碍了你探索自然的眼睛,保持无知承认无知,你的病毒才可以被治愈,从而发现原来你一直生活在沙漠里,周围也都是沙漠,所以你以为这个世界就是由沙漠构成的,而其实宇宙不光有沙漠,还有山川还有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