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
结合商业解读,这句论语还是讲我们企业的识人用人。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每个老板都喜欢听好话,听顺耳的话,所以我们说忠言逆耳,不好听的话谁听起来都难受。所以大部分公司在提拔推举人的时候,首先会想到哪一个对我好,常常会让我感觉到舒服,那么可能相同的条件之下我会优先启用他。
这样的用人理念会导致企业上下一股溜须拍马的风气,不重实绩,更加不会注重人品道德素质。其实纵观很多大的企业,过往的发展史也踩过一些坑,任正非培养的李一男,27岁就为最年轻的副总裁。他有了原始积累后,就自己开公司,还挖走了华为100余名顶尖的研发和销售人员,也导致员工效仿离开华为自行创业。清华毕业的孙宏斌进入联想,仅花了两个月,在全国建立了18个销售网点,立下了头功。他每天都要去柳传志办公室练习演讲,柳传志把他当继承人来培养。但孙宏斌仗着功劳,明目张胆搞小团体,挪用资金、拖欠经销商货款,建立自己的小金库。这些些种种的弯路归根结底都是识人辩人不清,导致前功尽弃,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马云同志也讲过,任用人才,能力没有可以培养,但是人品品行太差这个是培养不起来的。所以企业选人用人首先重德,儒家思想为什么每个老板必学,这就是筛人选人的标准。不能因为这个人巧言善辩,说话好听就忽略了这个人能力品行,更加不能因为这个人有一些实际的成绩就不管不顾他的道德素质如何,把他放在重要的岗位,这样就会走入上述重蹈华为和联想曾经的覆辙。
所以我们用一个人,评价一个人,要尽可能的客观,中国是人情社会,凡事喜欢带感情色彩,很多人的心上被蒙上一层灰尘,看不清善恶,分不清黑白,尤其是女性企业家,情感用事,会在做项目和经商的过程中上演大量的农夫和蛇的故事。看人,先不要看这个人说的话难不难听,顺不顺耳,而是有没有价值,是不是在为组织考虑,还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不要管他说您身上的毛病对不对,而是反观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毛病,任正非曾经拍着桌子说,华为永远不进入手机市场,可是下面的核心人物极力建议他成立手机业务部,当他看到他们摆出的一系列市场数据的时候,毫不犹豫让财务剥了十个亿开干!
不要以为自己是一把手什么都是对的,下面的人反对一下就是这个人有反骨,不听话,格杀勿论!先公正客观的评价一下对方的立场,起心动念,英明的领导是对事不对人,存天理灭人欲,理智永远占据上风,一个濒临灭绝的组织就是这个老板人欲占了上风,下面有谁让我爽了,让我开心了,让我喜欢了,我凭着感觉来做事做决定用人,这个组织离倒闭就不远了。
我们做讲师也一样,有些粗口是为了过滤人,为了搞营销,简单野蛮粗暴,这样会留下真正懂价值的牛人,为什么南怀谨先生会和满嘴粗口的李宗吾(厚黑学之父)深交?因为他看得到人家身上真正的价值,不因其人废其言。牛人都懂得在沙里淘金,SB则刚刚相反。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交友也一样,坑过您们的渣男说话好听吧,讨您欢心吧,情商高吧,结果呢?不要因为人家说了不好听的就否定这个人,素质这么差,每个人都有脾气,当然这里我并不是提倡大家爆粗口,而是要透过表面现象真正看到事物的本质,真正懂得什么叫真正的价值,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也是这个道理。——摘自陈昌文老板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