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聋是因外邪侵袭、饮食失调、情志抑郁、病后体虚等引起听觉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凡耳内鸣响,或如闻蝉声,或如潮声,其声或细或暴,静时尤甚,妨碍听觉者,称为“耳鸣”凡听觉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甚至听觉丧失,影响日常生活者,称为“耳聋”
西医学的流行性感冒、内耳性眩晕、高血压、贫血以及药物中毒,出现以耳鸣、耳聋为主症时可参考本节辩证。
一、外邪侵袭
六淫病邪侵入人体,其中以风热病邪首当其冲,外邪闭阻清窍,故发为耳鸣、耳聋《圣济总录》说:久聋者,肾脏虚,气血不足,风邪停滞故也。
二、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香燥、肥甘厚味之品,嗜酒无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不化,
聚而为痰,痰浊阻滞清窍,发为耳鸣、耳聋。
【情志刺激】
长期情志刺激,导致肝失疏泄调达,郁而花火,或因暴怒伤肝,肝郁化火,肝胆实火循经上扰而发耳鸣、耳聋;或因肾精亏耗,相火妄动,循经上扰所致。
四、病后体虚
素体亏虚,病后失调,脾肾受损。脾气虚弱,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不足,或脾阳受损,清阳不升,脉络空虚,耳窍失于充养,故耳鸣、耳聋。
肾精亏损,
髓海不足,亦可导致耳鸣、耳聋。
【诊查要点】
一、诊断要点
1、病史:暴鸣、耳聋者多有外感病史,病程短;久鸣、久聋则往往有劳欲过度、脾肾虚损等病史,病程较长。
2、临床特征:患者自觉耳内鸣响,或如蝉鸣,或如潮声者,是耳鸣的临床特征;患者感觉听力减退甚至丧失,不闻其声者,是耳聋的临床特征。暴鸣、暴聋者多兼有外感症状,久鸣、人聋则往往伴有全身虚弱性症状。
二、类证鉴别
1、耳鸣、耳聋与聋哑:耳鸣、耳聋多见于成年人,耳虽聋但无口哑。聋哑多见于小儿,常为热病后遗症,或为先天所致。通常聋哑一证系先发耳聋,后
致口哑,耳聋者必有口哑。
2、耳鸣、耳聋与耳蕈、耳痔、耳挺:耳鸣、耳聋主要表现为耳内鸣响或听力减退甚至丧失,耳内并无肿块等赘生物阻塞耳道或突出耳外。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l、分新久:新者即暴聋,多由热病后期,或因肝火、痰火、瘀血以及药物中毒等引起,表现为突然耳聋;久者即久聋,多由肾虚或脾虚所致,常由耳鸣转化而来,表现为听觉逐渐减退。
2、辩虚实:般暴聋多属实证,久聋多属虚证。
【治疗原则】
耳鸣耳聋因其病位、病变脏腑、病因及发病机理均大相同,故治疗原则也相同。
般实证通常采用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化痰降火、通窍活血等治法;虚证则采用补肾填精、益健脾等治法;若属于虚实夹杂,则又当虚实并治,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