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宿迁泗阳(古称淮安府桃源县)胡氏在八修谱搜集族源史料过程中,二十世胡继武(穿城人)查阅大量古籍典志,将周边县市关于胡氏的人物一一罗列出来加以分析探讨,以佐证我们泗阳安定胡氏的祖源信息,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现将这些人物小传及轶事稍加整理陆续发布,供胡氏文化研究者参考。
据《同治徐州府志》载:宋、胡旦、曾在此任知军州事幕职。
胡旦(955-1034年),渤海(今山东惠民)人,字周父,喜读书,少有才学,善于文辞。北宋太宗大平兴国三年(978)戊寅科状元。后因上《河平颂》,议论时政,忤怒太宗,贬为殿中丞。后来,胡旦又上《平燕议》,建议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受太宗赏识,起为左补阙,复值史馆,迁修撰,以尚书户部员外郎身份知制诰。
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一听,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十分气愤。这书生便是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一举夺魁。他写信给那公子:“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你一筹。”第二年,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胡旦。综观科举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当属第一。
胡旦的官场表现,就很是不堪了。为官早中期,因为攀附权贵搞团团伙伙,胡旦曾三次受到贬官处理。最惨的一次,被从市长级(知州),直接降到了副科级(团练副使)。这样的降级幅度,堪称断崖式。不仅如此,胡旦为政不廉,贪恋钱财,利用职权捞了不少好处。但他是个奢靡无度之人,吃喝玩乐娶小老婆,把聚敛的财物挥霍一空。晚年的胡旦,不但双目失明,死了以后家人竟然连口像样的棺材都买不起,靠政府的特别资助才为他办理了丧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