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又到了周六,时间飞快地走,但很多事情还没处理完,莫名又陷入拖延症的焦虑中,总是想着别拖别拖,但是最后结果还是一次一次面对deadline,总是这样,怎么办呢?
想要解决一个问题,要先知道这个问题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它是怎么形成的。拖延症,听上去好像是一种病,但其实是一种很普遍存在的现象,工作总结从上午拖到下午,家务活从晚上拖到明天,这个星期该做的事情,干脆挪到下个星期再做吧,等等。我们总是会面临到拖延的现象。不单单是影响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心情,会无形中降低自己的自信。怎么办?
第一步,将事情列等级排顺序。将要做的事情列出来,排序,筛选,是不是都必须做,有没有可以委托他人能做的、有没有不需要做的,有没有不必要做的,剩下的是一定要做的,那么按照轻重缓急,排个顺序。优先做重要的,不急迫的,慢慢坚持下去,事情就会有序开展。
对事情的顺序排位,也要刻意练习。以往我们总觉得紧急重要的事情要先做,实际上假设每次面临的都是紧急重要的事情,就会发现很担心做不完或做不好怎么办,心里就会有压力,有时候拖延是面对压力的一种解决方案,所以,尽量把紧急重要的事情,规划为重要但不紧急,这就需要提前规划。也就是我们的优先顺序级,应该根据目标,有个提前规划的量。
第二步,就是怎么做好提前规划了。想要提前,就要围绕好目标,那么什么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以工作总结为例,你的最终目标是写完系统完整的工作总结,那么,总要先列好提纲、目录,再写正文,以及找参考资料和数据。所以,我们就需要列好提纲,先搜集数据和资料,结合已有的数据,列目录,决定正文逻辑,再动笔写正文。所以,我们要提前有计划地去收集散乱的资料。
第三步,凡事都要有自己节奏。什么时间精力最充沛,最适合处理有点难度的工作,俗称青蛙。找到自己高效率的时间。
拖延症,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它是我们面对不确定或不愿意接受场景的一种应急方案,为了不使用这个方案,我们把事件管理统筹好,轻松面对,当你心里有谱并胸有成竹时,就不会轻易拖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