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应该算是标准的中年人了。
而今年正好50岁的吴秀波可以说是中年大叔的代表,但他却彬彬有礼不油腻,让人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花灰的头发、精致的络腮胡、锋利的剑眉配上考究的绅士装,出场自带雅痞气质。
当然,波酥的气质不是靠写真堆砌出来的。
一个人经历了什么,他便呈现出什么。没有像吴秀波一样丰富的阅历,你就算换一个人,给他穿上同样的衣服,摆上同样的拍摄角度,也没有办法达到波酥的感觉。
阅历在吴秀波身上塑造了不惑之年的从容。年轻时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左右奔袭,宁愿选择放下;经历过的挫折和落魄,统统看做是命运的礼物。于是,他成为“大叔”的典型:受过高等教育,从事专业工作,职场干将,收入中产,有点儿品味,还有点儿“雅痞”。
最近吴秀波上了一档音乐类的综艺节目《跨界歌王》,他对音乐的喜爱和真诚还是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
等吴秀波表演结束后,张宇直接感叹,“我从来没觉得这首歌这么好听。”
其实吴秀波真的是当过歌手的人。他当歌手出专辑的时候,专辑销量还真的超过了崔健。
说波叔的“跨界”歌王中的老炮,绝对不算过分。
“我上学的时候就勤奋地看课外书,我当了演员以后就勤奋地唱歌,我唱歌了以后就勤奋地开饭馆,我开饭馆的同时就勤奋地谈恋爱,我有了孩子以后就勤奋地演戏。”吴秀波这样描述他的的生活,“我是一个永远生活在别处的人。”
现在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波叔,他的前半生完全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李宗盛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这句话放到吴秀波身上,怕是再合适不过。
他从小的家庭出生极好,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境优渥,从小就生活在北京的大院里,基本是生活无忧,典型的少年不识愁滋味。
当时吴秀波对音乐很有兴趣,但是他赤手空拳不会什么乐器,于是第一次考军乐团就失败了。
但是好运并没有在他身上就这么溜走,在落榜回家的路上他买了份《北京晚报》,看到铁路文工团在招人,就这样,他以优异的成绩十分顺利地进入了铁路文工团。
那年他16岁,直接捧上了“铁饭碗”。
虽然离音乐远了很多,但是这段经历也为他的演艺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当吴秀波打算好好学习大展身手的时候,一场大病降临了。
17岁那年,他得了肠癌。 为了救命,他不得不做手术拿去了40公分的小肠,一场手术下来光是手术费就高达10万,在80年代的10万元就是天文数字。
可是凭借波叔当时在文工团的事业单位这么一个身份,直接给全报销了。
手术前,他在手心里写下“挺住”二字。手术的结果却是,所谓的肠癌不过是一场误诊。
20岁时,爱上摇滚,弹吉他、唱歌、跳霹雳舞,在酒吧驻唱,四处走穴,走穴时看见有人拿枪指着另一个人的太阳穴。
十年流浪歌手生涯,他赚钱不少,喝酒无数,女友亦无数。风花雪月中饱含着浪漫、荒谬和疯狂。
吴秀波说,这十年间他经历了太多的死亡,比电视剧里要凶残很多。
曾有人问他,在复杂的酒吧环境里待那么久,为何没沾上毒瘾?
他回答:“身边的两个人吸毒死了,一个是我最好的哥们儿,一个是我曾经的女友,他们的不幸让他们丧失了生命,我的看见也让我幸运。”
好不容易签了一家唱片公司,发行了人生中第一张自己创作的专辑《爱之战》,却水花全无,惨淡收场。
但音乐始终不能赚口饭吃,在余后的四年里,他练过摊,倒卖过服装,还开过餐厅,美容院……也许天生不是做生意的那块料,开一家倒一家。
人生三百六十五行,吴秀波笑言自己做过二百行。只是这二百行非但没出个状元,还把自己折腾的一贫如洗——
毫无积蓄,交往9年的女友走了,失业三年,体重却170多斤,挺着大肚腩,弯腰无法系上鞋带。用他自己的话说,“不知道怎么活下来的”。
但吴秀波仍然是幸运的。34岁那年,有人接手了吴秀波这张“极品烂牌”——他的妻子不但和他结了婚,还为他生了孩子。
孩子的出现,把吴秀波逼到绝境。毫无退路,只能听刘蓓的,减肥,重回演戏老本行。
转机出现在2010年的《爱在黎明》,他把那个沉稳睿智的刘新杰演绎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眼神都有戏。
不温不火的时候,沉默积淀,终于在出道多年以后,厚积薄发。攒着的能量,总有一天,会像熔浆般冲出山尖。
那个时候我知道,我从未如此坚定执着永无退缩的不停在战胜他人和自己在这一条路上奔跑厮杀。内心之坚决,力量之强大,导致于我的速度是周边人无法企及的速度,所有跟我一路行走和奔跑的人,最终我都看不见他们的影子。
这是几年后波叔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每一个寂寂无名的黑夜里,都有一颗努力而熠熠生辉的灵魂。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心术》、《北京遇上西雅图》……曾经默默无闻的大叔,变成炙手可热的炸子鸡,俘获万千少女心。
他还开启了一个新“大叔”时代,有点坏,有点颓,有点贫,还有点暖。
他的每次着装都被盛赞得体优雅,又带点小个性。
前半生,吴秀波疯过、浪过,甚至可以说是糟糕透顶多,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也真是这些经历,才让他走到了他想要的高度。
收了心的浪子,最是迷人。
人生可以糟糕,只要你一直努力,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我努力攀登,不是为了被世界看见,而是看见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