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了,竟然是被胡桃夹子“夹错”了地方
小刘今年14岁,正是长个的时候,高高瘦瘦的他,特别喜欢打篮球,就在前些日子上体育课的时候,突然肚子疼,开始他以为自己吃坏了东西,也没有注意,可是几天过去了,症状没但没缓解,而且小便竟然出现了血尿还伴有泡沫,这可吓坏了小刘的妈妈,周转郑州各个医院,血尿现象总是好了又犯,经人介绍,来到郑州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肾脏内科,何冰主任根据小刘目前的症状及超声检查后,诊断为——胡桃夹综合征。
说起胡桃夹,你的反应是不是这样?
或者你首先想到的是柴可夫斯基的经典芭蕾舞剧,可是肾脏内科医生提到的胡桃夹并不浪漫,他有个名字叫”胡桃夹综合征“
今天,我们跟随何冰主任一起了解什么是胡桃夹把!
什么是胡桃夹综合征呢?
人体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构成 45°~60°夹角,左肾静脉通过此夹角进入下腔静脉。正常时,此夹角处被肠系膜、脂肪、淋巴结和腹膜等所充塞,使左肾静脉不致受到压挤。在学龄儿童或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较快身高迅速增长以及体形纤细的人群,这个夹角会变小,左肾静脉在这个夹角中受到挤压,就像胡桃夹的钳口间夹了一颗坚果一样。然而,这种变化并不总是导致临床症状,只有当“胡桃夹”现象引起血尿、蛋白尿、左腰腹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时,才称之为胡桃夹综合征,也称作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b超下更直观看到左肾静脉,被一前一后的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像夹子的两边给夹住了。
有了以上症状就一定是胡桃夹综合征?
答案肯定不是。出现以上情况而常规的排查找不到明确原因时,还是应该考虑有这个可能。尿常规、尿相差镜检、尿液培养和肾脏影像学等检查属常规检查,膀胱镜检查可用于肉眼血尿患者以明确血尿是否源于左侧上尿路,确诊胡桃夹综合征则主要依赖于以下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包括血管内超声)、CT、磁共振和静脉造影。 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本综合征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高达69-90%和89-100%,结合其成本低,易于操作等原因,因而被推荐为首选检查,当然及时到肾脏内科就诊,确诊病理类型是重要的检查方式。
胡桃夹了,别太惶恐
本病为良性进展过程,一般情况下预后良好,随访观察适用于大部分患者。随患者年龄增长,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处脂肪和结缔组织的增加或侧支循环的建立,使左肾静脉受压程度得到缓解,从而改善临床症状。若长期内科治疗无效,伴有反复或持续肉眼血尿、持续性蛋白尿、或出现肾功能不全者,才考虑介入或外科治疗,医生建议小刘需要加强营养,增加体重,避免感冒,减少运动,饮食清淡,把夹角变得丰满起来,小刘妈妈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了。
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有:
1.非手术治疗:如果仅有以上解剖上的问题而没有临床症状的话,一般称之为胡桃夹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比如血尿以镜下血尿为主,腰疼的不适症状能耐受的患者,建议观察和保守治疗为主,75%以上的18岁以下的血尿患者能自行缓解。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增加体重和药物治疗,随患者年龄增长,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处脂肪和结缔组织的增加或侧支循环的建立,使左肾静脉受压程度得到缓解,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2.手术治疗:而对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严重的腰腹痛、贫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肾功能受损或持续性直立性蛋白尿重度精索静脉曲张形成等情况, 经2年(年龄小于18岁)或6个月(成人)的保守措施无效时,建议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血管内和血管外支架植入、左肾静脉或肠系膜上动脉移位、生殖静脉-腔静脉搭桥术、自体肾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