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各种网络教学的段子走红网络。
我的朋友yummy昨天宅在家里听见楼上传来砰砰砰的声音,发了条信息询问邻居怎么回事,结果邻居回答说他家娃正在上体育课。
同事于姐给儿子买了投影仪。他家儿子上初中一年级,学校延迟开学,组织了网课。她不知道这种状态要持续多久,担心儿子一直看笔记本电脑对视力不好,就专门买了一个投影仪。
最苦的还是我们这些幼儿园孩子的父母。原本孩子们入园能接受老师系统而专业的教学,现如今宅在家里一直看电视,什么体能锻炼、通识教育、动手能力全都扔到了“爪哇国”。这要是真的再晚些开学,真不知道娃会不会变成“土匪”?
我正对我家娃头疼不已,偶然间翻到几个月前购入的《美国学前全科练习》,如获至宝。
这套《美国学前全科练习》基于美国课程标准的练习与活动,涵盖了所有学科的全年内容,据说已经销售了3700万册。
看了这套书,我突然发现有了方向。这套书再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和习惯培养,这几个月我们一定能熬过去。
01 这本练习册包含了什么?
知乎上有一个很经典的问题:
对孩子而言,认知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会是更好的教育方式吗?
网友王柳娇的高赞回答说出了问题的实质。
学习知识要经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孩子经验有限,所以你并不能指望他们很快能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就比如孩子形成‘狗’的概念,比较适宜的途径是:认识身边的1只狗→认识周围的一些狗→体会一群狗。
所以,想教好孩子,那么必须有一定的体系,因为孩子没有知识体系,东一榔头西一棒,不利于构建孩子的知识体系。
同时,想教好孩子又不能指望抽象思维,你得慢慢的通过形象思维一步步推进。
《美国学前全科练习》恰到好处的融合了这两点。
这本《美国学前全科练习》涵盖了英文字母、数字、自然拼读、词汇、颜色与形状、分类与配对、我的世界、科学、趣味游戏等多个方面。
关于英文字母的学习,既有大小写,又有英文单词标识。同时作为一本练习册,它还有考察的功能,字母A就要求从4张字母卡片中找到对应的字母并涂色。
我最近在教我儿子点数,使用了各种网络资源。看了看《美国学前全科练习》,对数字有相当多的练习,而且也都是一步步推进的,彩色的图片和设置的游戏环节妙趣横生。
比如学习数字3,第1个活动是数数卡片上的月亮,让孩子们把阿拉伯数字3和相关的含义能够连接起来。
第2个活动就是描红了。不仅可以教会孩子们3的写法,而且还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第3个活动是把数放到多个数中间去考察。这就不仅仅是练习对一个数的认知,还练习了多个数。你看练习题中2和4的考察也有涉及到哦。
最近很多和我家娃同龄的小朋友开始学自然拼读,这部分的内容仍然是跟着字母走的。相对来说比起牛津树分级阅读内容少了很多。但是,这毕竟这是一本练习册呀,主要的功能仍然是考察孩子的掌握程度。
关于英文词汇的考察和孩子们生活紧密贴合,涵盖了市场、玩具、路标、交通工具、农场等多个内容,这也是孩子们这个年龄段最需要掌握的部分。练习册通过涂色、连线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
关于颜色的考察综合了多个方面。练习册让孩子们自己寻找生活中的不同颜色的事物画下来,给草莓香蕉等水果涂色,寻找小星星和心形等不同事物涂色。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手部精细动作,而且还进行了艺术熏陶。
还有分类和配对:
我孩子最感兴趣的是“我的世界”,让孩子们认知自己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学的科学涵盖了动物、植物、人体健康,但并不复杂。我儿子最爱的就是给小动物找他们的家。
最后一部分的趣味游戏涵盖了涂色、迷宫等等小活动。
02 这本练习册有什么特点?
市面有关孩子学前教育方面的书籍真的不少。我自己就入手了逻辑狗、小红花、公文教育练习册、摩比爱数学等多个品牌。
比较起来,我觉得这本练习册主要有这些特点:
第一,美式教育更侧重生活教育。
作为在美国学前教育类畅销书,这本书很有代表性的告诉了我们孩子在学前到底应该学些什么。
整本书自然拼读和词汇的比重非常少。而关于孩子对于字母颜色形状,以及涉及自己生活环境的认知,基本上都是俯仰皆是的。
这给非常鸡血的妈妈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对孩子的教育,可以从小开始,但不要过于鸡血,从孩子身边的小事开始着手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第二,教育方法的灵活性贯穿其中。
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这本练习册充分的调动了游戏在孩子学习中的重要性,采用了涂色、儿歌、谜语等多种形式,所绘制的图片也鲜艳和真实。对知识的学习大都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孩子们越做会越有成就感。
第三,知识的系统性把握的非常好。
这本书把4~5岁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要学习的各个科目的内容整合起来,又注重了重复练习的需要。各种知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幼儿在学习阶段,必要的重复是必不可少的。全书将同一知识以不同形式在不同位置展现出来,避免了孩子们觉得无趣。
03 如何很好运用地这本书?
爸爸妈妈们用这本书教育学前孩子,我觉得不妨关注这几个方面:
第一,利用这本书的体系,而不强求每个知识点同步推进。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学习知识的时候,特别喜欢和知识“死磕”。某页知识看不懂,就会用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不停的学习,直到学会。
可我觉得,这种方法对于孩子来说太残酷了一点,也并不适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我们没有必要非要一页一页的要求孩子掌握。
在孩子没有办法掌握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反复的讲解。有时候适当的放一放,给孩子时间,让他突然“顿悟”。
第二,充分利用这本书的方法,不一定要全书每个题目训练“过关”。
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有限,如果因为强求让他们坐下来逐一做题,他们肯定没有多大的兴趣。
不妨学习这本书的方法,时不时的和孩子做做谜语、玩玩游戏,将知识点的考察融入到这些游戏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最近我和孩子学习了许多海洋知识,我就把海洋知识和很多动物知识一起结合起来考察孩子。
类似这种:
有一种动物只生活在南极,它既能在海里游泳,又能在陆地上走路。它的个头是他那种生物中最大的。它走路摇摇晃晃的,产卵,害怕海豹。妈妈生宝宝,爸爸孵化宝宝。它是什么?——帝企鹅。
有一种动物生活在沙漠里,它的背上有两座高高的山,平时吃的东西就储存在这两个山上,如果没有水就可以很长时间不吃不喝。我们把它称作为沙漠之舟,它是什么?——骆驼。
第三,结合孩子兴趣点适当拓展,让一本书发挥更大的效果。
比如,我的孩子对这一页很感兴趣,我就和他在找这些小动物的家的同时,温习一遍关于这些小动物的故事。我们一起读一读《汪汪队立大功》的《帮助小蜜蜂搬家》、《三只小熊》的故事,或者听听《五只鸭子》的英文儿歌,孩子兴趣盎然。
第四,书虽好,也要结合本土文化。
这套书最好,但是毕竟是舶来品。在使用方面还是要结合一下我们国家的特点。比如,对于孩子的中文绘本的阅读不能够懈怠;适当的体能运动要加以补充;中华成语或寓言故事也可以适当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