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成了最大的外卖消费群体”,上了前段时间的微博热搜。看到这条热搜的时候,同样身为90后的我,五味杂陈。
想起自己以前,被工作和生活消耗了大部分精力以后,每天就靠着外卖续命,为的是能挤出些许空闲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以期得到片刻的放松。然而短暂的欢愉过后,更深重的不安与焦灼却裹挟而来……
慢慢的,我开始每天晚上回到家自己做饭,即便是简单的鸡蛋青菜汤面,吃完后的舒适和幸福感都能远远超出那些丰富的外卖餐。同时,做饭的过程也成了一种放松和享受……
1.食物的慰藉
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
中医食疗,源远流长,已然成为中医药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医的学科体系里,认为人的脏器分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人体的肺、肝、肾、心、脾。日积月累的不良情绪,都能相应的损伤上述脏腑,从而诱发疾病。诸如“怒伤肝”,“忧思伤脾”都是前述理论的良好注解。
食疗的精髓在于,不同五行属性的食物,能对应的疗养相同属性的脏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样的,通过疏解各大脏腑经络,亦可以达到疏解情绪的目的。
设想在某个炎热的夏日傍晚,倒上一杯凉饮,准备好一碗酸辣汤,再添上一盘凉拌沙拉或熟食,一身的燥热和疲倦感便随着享用美食消失殆尽。要是能在露天的阳台上,享受美食的同时一边感受着夏日傍晚的晚霞和凉风,幸福感倍增。
若是换作寒冷的冬日夜晚,尝着热乎乎的饭菜,伴着一碗热腾腾的暖胃排骨汤,风雪夜归人的寒意和虚弱瞬时便不见了踪影。同时听着影视剧里正播放的一句句或暖心或深刻或戏谑或诙谐的对白,顿时感到身处人间烟火是多么快乐和完满。
民以食为天,假如没有了食物的慰藉,生活该湮没在各种鸡零狗碎里,不得解脱了吧!好好生活,从好好吃饭开始吧!
2.烹调中的人生百味
煎炸烹煮,各式调味,烹饪里食物的种种加工处理,何尝不是各种人生磨炼;最后出来菜品的各式味道,何尝不是我们尝尽冷暖后的人生百味呢?
刚学做饭时,总是被自己的黑暗料理给打击得不行。不论是刀功、火候、还是调味样样都是烂的不行。一锅菜,要不就是有的地方没熟,有的地方烧焦了。有的没有咸味,有的咸的太过。有的菜的味道出不来,有的味道被遮掩了……
总结下来,烹饪的艺术其实主要就在三大方面。
刀工。
对于肉类和豆腐尤其需要精益刀工,豆腐需切块,切时形态需讲究规则,厚度需偏薄,这样在后续的煎炸过程中,才能熟的均匀,而薄的豆腐块也更容易入味。而肉类则更讲求刀工了,不仅要求薄瘦规则、均匀,更讲求逆着纹路切片,这样做出来的肉才不会嚼不动。
火候。
火候这个掌控是很需要一番学问的。因为它的幽微,很多菜谱也是难以描述清楚和到位的。火候的把控,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不断实践、感悟和总结的。
学了这么久的烹饪,我能深深的感悟到火候把控的哲学。只有把控了火候,才能真正让食物的色香味释放出来。味道自不必说,一道菜的色泽也是与火候的把控密不可分的。比如高汤的熬制,若是掌握不了火候,是熬不出奶白色的色泽出来的。
其实,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常说,做人要有分寸感,做事不能三分钟热度,说的不也是人生的火候吗?学习烹饪,同样也是在感悟和回味人生呢,不是吗?
调味。
没有了调味剂,菜的味道也只剩下了寡淡。吃过火锅的人们应该懂,不同的酱料,吃的体验完全不同。味道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辛,香,甜,咸,升级版的调味是各种味道能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相互增益。而后者也是需要很长时间实践才能有的功力,不是一两道菜谱能覆盖的。
懂得调味的人,是真正的艺术家。人活一世,为什么需要文学,为什么需要艺术?就是调味的道理。假如世界没有了文学和艺术,人生该多么无聊和乏味。人活着,是一定需要信仰和理想的,虽然这都是些抽象的东西,但没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又如何在现实的苦痛中坚持下去呢?
人们或许会觉得艺术和文学离我们很远,容易让我们变得不实际,其实不然。我们当然应该认清现实,这样我们才能脚踏实地,实心用事。只是,人生往往是不完满的,现实的残酷往往让我们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甚至自我放弃。唯有信仰,理想能拯救我们。而文学和艺术能守护我们的信仰,守护我们的理想。我们看文学,接触艺术,不是为了脱离现实,而是为了能在看清现实的残酷后,依然满怀热忱和信念的活下去。而不是在认清现实后,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沼中无法自拔。
认真做饭,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愿你阅尽千帆,觉得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