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珍珍,这是我的日更第三篇文章,来说说我和写作的故事。
印象中第一次写作是小学的时候,那个时候什么500字作文,800字作文,每次寒暑假都要写读后感啊,还有什么每日一记,那个时候也是写作的启蒙阶段。
最写作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我家的秋天》,要第二天交作文。可是晚上回家,怎么写都写不出来,最后急哭了,我爸怎么说我就是听不进去。最后,实在没办法,我爸就替我写,他说一句话,我写一句话,遇到中间不会的字他一边手把手交着,我一边哭着写着,就这样在我的哭声中,我们俩“通力合作”把这篇文章完成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篇文章被当做优秀范文来当着全班的面读了出来,还被夸赞,珍珍的比喻句用的极好,特别棒!!那是我第一次写文章,也对“写作”有了一个初次相遇——写作很难!
后来每周都有一篇作文,虽然特别不情愿写作,但是受老师作业的“压迫”,不得不去面对。于是,狂看作文书,模仿里面的优秀作文,甚至读到好的句子,直接拿来,用到自己的文章上,遇到相似的题材文章,也直接搬运到自己的作业本上,拿来直接抄完交上去。作文每次都能当做优秀文章,随着夸奖不断,反馈不断,好像觉得写作没有那么难,也可能是因为抄的比较多,又有了那么些语感。
后来自己开始写日记,像流水账一样。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记录今天发生的事情,记录那些在学校中的温暖,记录点滴生活和父母的不易,记录着记录着好像写作成了我的一个习惯。
随着年龄的增加,年级的上升,学业的繁忙,慢慢的丢掉了写日记的习惯,取而代之的是考试时800字/1200字的作文。为了能让作文拿高分,于是开始大量去背文章,去写各种题材的文章,议论、叙事、散文、看图写作都有涉及,语感也在那个时候慢慢培养起来。
高中结束上大学就真的没再去碰写作,写的也越来越少,到了工作开始从事新媒体的相关行业,就又开始接触写作。写产品文案、营销文案、新媒体文案,写会议记录、写复盘、写报告,写年终总结......就这样不断的写写写,在外界的推动,开始重新拾起写作。
现在呢,完全对写作有了改观,刷新了认知。
原来认为写作是一件特别高大上的事,必须要有仪式感,要有氛围,要花好长时间等等,随着写的越来越多,觉得写作并不只是那些文人的标配,是我们普通人都能做的事情。
哪怕一个感受,哪怕一些心得体会,哪怕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哪怕是自己的情绪,都可以去记录,去表达,通过文字的方式去梳书写出来。于是开始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开始刻意进行表达,开始不断去记录自己的心流状态,开始真正的感受写作带来的魅力!
这时候的文字不再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拿到一个高分,更过的是一种看见,是一种了力量!
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通过文字看到自己,梳理自己,觉察自己,感悟自己,甚至把平常不愿意说出来的话,不愿意做的事情,难以启齿的言语都可以通过文字展现出来。这或许是文字文字的魅力,他像一个倾听者一样,听你倾诉,和你对话,又如同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那么亲切,和你交心,和你在时空相遇。
换句话说,文字何尝不是另一个自己,那个被压抑许久的自己,那个渴望证明的自己,那个埋在在内心深处的自己,那个永不放弃,对生活充满希望的自己,只是这样的自己被我们藏了起来,没有真正面对过。
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文字给人希望和力量,别人读了你的文字不再焦虑迷茫,感受人间的喜怒哀乐,在别人心中扎下改变的火种的时候,这或许就是写作的价值和意义。
重新拾起写作,记录生活,感受力量!
“重新认识下吧,你好啊,那个内心深处的珍珍,好久不见!”
作者介绍:珍珍,一个拥有有趣的灵魂,感性的大脑,奇葩的脑洞,且懂心理的新媒体人,欢迎关注,欢迎和我连接。愿我的文字,能给你带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