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1【主讲人】樊登老师 【主题】卫灵公篇——培养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感受
一、【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樊登老师解曰】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恕”就是“如心”“如己”,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己及人去关照他人的感受。这种能力首先要求我们能够坦诚面对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感受愈是丰富细腻,我们就愈能感受到别人的感受。在各个领域中,这个能力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无法洞察客户需求的商人是无法将生意做大的,一个不关照爱人感受的人是无法成为终身伴侣的。所以要做到“恕”,就要对自己坦诚,对他人坦诚,用同理心去建立与他人的联系。
推荐你读《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
【思考】你有通过同理心来解决问题的经历吗?
【学习心得】:有的。我面对很多很多因为孩子突然近视了而不能接受的家长们,因为我自己就有一个12岁的女儿,我特别能理解当家长得知孩子近视这件事儿后的焦躁和内疚,所以,用这样的换位思考和同理心来沟通,我很少很少出现客诉。
二、【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樊登老师解曰】孔子说:“我对于别人,毁谤了谁?赞誉了谁?如果有所赞誉的话,一定对他有所考察。夏、商、周三代的人都如此,所以能直道而行。”
这句话主要是说孔子对于表扬和批评是非常慎重的,这是一个关于毁誉原则的讨论。
三、【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
【樊登老师解曰】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中存疑空阙的地方。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先借给别人骑,现在没有这样的了。”
有人说有马者借人乘之是一句衍文,即抄写失误所致,可以直接删除掉,所以孔子说的是:“我还能够看到史书中存疑空阙的地方,现在没有这样的了。”
但李零老师说,这不是一句衍文,古书会留阙文,原因是暂付阙如,多闻阙疑则寡悔。意思说古代人如果遇到不懂的就放在那儿空着,等有人弄明白了就可以把空缺填不上。不像现在的人那样,不懂装懂。
这句话主要是说孔子对于古代史书的一个评价。
四、【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魔鬼在细节之中
【樊登老师解曰】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忍耐,就会扰乱了大的谋略。”
比如说我们把一个偶像神化,不断地说他什么都好,什么都最棒,结果是偶像形象坍塌。所以说人啊,要实事求是,别夸张,不要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说的那么天花乱坠。
孔子所说的“忍”,含义非常丰富,可以是小的愤怒,也可以是小恩小惠。“忍”的重点在于,做事要深谋远虑,懂得克制,不能因为一时的口舌之快或者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的目标。
我国流传着许多俗语、故事,都在强调细节对于未来的影响,例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而在英语世界,也有“魔鬼在细节”的俗语。遇到问题时,不要冲动行事,多想一想,可能结果就会不一样。
推荐你读《论大战略》。
【思考】:你是否曾因为细节问题而搞砸一件事?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做?来评论区讨论一下吧。
【学习心得】:有的。记忆非常非常的深刻,那是我刚刚参加完执业医师考试后,妹妹妹夫一家说要给我庆祝,当时我是和一个女同事一起去考试的,所以二话不说强拉着同事和我一起去妹妹家吃饭。
吃饭的时妹妹给我同事夹了一大块排骨,正要放到碗里时,我噘嘴说道:“好呀,你咋不先给你老姐呢,哼~”,我自以为自己很幽默,结果妹妹当真了,笑嘻嘻地直接把排骨放到了我的碗里说:“当然我姐重要了,姐,你多吃点!”那一瞬间,我突然发现饭桌上的气氛不对劲了,同事的脸色很难看,正在这时,同事的电话响了,她很快接了电话,然后对我说:“不好意思,我朋友来接我了,饭我就不吃了,我先走了。”说完,就离开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和我说过话,一直到我离开老家,时至今日,我们再也没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