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写,量产到质变的过程
很多人分享写作经验,或有关写作的书。之前一直想写一篇类似的,可是一来是忙,二是别人已经那么多金玉良言在前,便一直没动笔。以我现在的写作水平,谈不上如何高超;所以写的若是有用,便采纳;无用看过则算。
怎么样才能写出文字或写出让自己和别人喜欢的文字?
阅读,大量阅读。很多作家也经历过这样的原始积累阶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许当初我们并未带着写作的心去阅读,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笔下的文字,依稀能看到当初看的那些书的影子。
阅读,我们能获得什么?从开始的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到青春文学,再到世界名著,乃至更专业的书籍。随着看书的阶段不断上升,我们也从最开始的关注故事本身,到慢慢积累词汇和基础知识,再到研究别人的文章的情节和行文结构、语言风格。模仿、创新,都得益于这些看过的书。潜移默化、量变到质变,我觉得这两个词能很好概括阅读对我写作的影响。
写作若是一个世界,
那么通往这个世界的路,便是一本本书
对于写作,有没有捷径?别人的答案,我不想谈论。但以我的例子来看,它是没有的。在我的朋友圈里,我的写作水平比大部分人好点,拿过点奖。并不觉得是我在这方面比他们有天赋,不同的是我比他们看过更多的书,写过更多的文字。小时候家里有几本书,有一本文言文的及几本战争题材的,我那时没事就爱看。到了上学,姐姐们借的言情小说,到同学们买的校园小说和名著,无一不被我借阅。看过一本本书,写过一段段话;经过了好几年非意识的培养而达到现在的水平。
对于网上各种干货论,很多我是不以为然的。很多名家都不敢口出狂言,名不见经传的一篇干货,就能短时间提高你的写作?别天真,也别懒了。干货有没有用?只能说有的有用,有的则像街上卖的狗皮膏药,过于夸大功效。
一个喜欢文字的人,应该是通过文字传达一些正能量和真善美。的确是想拿它换金钱,也要遵从一定的道德标准。这样的人,这样的文字才能更让人打心底接受。良心和文字功底,是一个作家所必需的。希望那些无私分享的人,顺便也负点责任,别误导那些年轻又爱写作的人。不要让他们觉得写作就是看几篇甚至十几篇干货文的事,或参加个短期培训班的事。这样急切和浮躁的心,个人觉得是写不出好的文章来。
对于这些干货题目的,我基本是看文章的小题目,对作者写什么有个大概的了解。若是发现好的观点,则会仔细看;若是没有啥可取或适用的,则粗略看,甚至跳过。遇到介绍书的,发现可能自己会喜欢的书,则记下这些推荐的书的名字,再自己在电脑上查这些书,再决定买还是看电子版。
最后我想对那些爱写作,爱文字的人,不管你看过多少篇干货,你还是不能舍弃整本书的资源。一整本的书,才是原汁原味,才富含营养。一本书就是一个整体,只有读完整的书,才能更全面了解这本书,了解作者的思路。别人写的干货文,有时就像嚼过的东西,总会流失点营养。
你爱看的书,就是你该看的书。书海浩瀚,总有你爱看的,那就看。不爱看的,别浪费生命。若看了古文就惹气,那就看今文。看书的主要目的,是在看的过程得到快乐,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那乐趣是越看越浓的。十年业余读古文,所得阅读乐趣之多,肯定非同小可。
读什么书?只要不是不健康的书,我觉得都可以读。读你想读的,读你爱读的就可以了。管别人说什么幼稚或过于简单等言论,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人生阅历、想法不同,所以挑的书有所不能便能理解。不管你是否抱着目的去读,但你总会有收获。即使哪天你忘记了书中的情节,但我想说还是有些东西留在了你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