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国家的大革命时期都会出现很多的社会动荡,或者是引发很多文艺工作者的感慨。除了我们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也是如此。而《双城记》这就是这样一个反应当时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部历史小说。当时在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下,欧洲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蓬勃发展,“革命”这个使资产阶级胆战心惊的幽灵在欧洲上空游荡着。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革命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就在这时,狄更斯看到了人民的苦难,并且预估到了将来即将发生的这场阶级大战。于是他想写一本关于阶级斗争的小说,来警示后人,希望他们不要让灾难重演。
小说以梅尼特医生的经历和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作恶、杀害农民的情节为双重线索交织发展。1775年12月的一天深夜,巴黎的青年医生梅尼特被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秘密请去出诊。这天晚上,医生目睹并了解了一桩惨案。最后生还的人只有一个小妹妹。梅尼特医生无法忍受这一切,回家后便给朝廷写了一封控告信。不料,信却落在了侯爵兄弟手中。为了灭口,侯爵兄弟劫走了梅尼特医生,把他关进了巴士底狱。从此,梅尼特医生便杳无音信。两年后,医生的妻子忧伤而死,遗下幼小的女儿露茜,被医生的好友、英国银行家劳雷接到伦敦。
他在监牢中过着痛不欲生的生活,十八年过去了,梅尼特医生在巴士底狱生活的折磨下,已变得神智失常,只知道不停地做鞋。他从前的仆人得伐石、朋友劳雷把他营救出狱。他的女儿路茜已长成,也特意从英国赶来接他。1789年,法国大革命终于爆发了。巴黎人民攻下了罪恶深重的巴士底狱,巴黎到处都是起义人民的怒吼声。贵族的庄园被没收了,贵族们一个个被送上了断头台。后续的故事情节都不是跟随者时间线来进行的,更多的是充满了戏剧性的插叙和倒叙,故事情节生动而又紧张,错综而又复杂。
或许很多人读完了这本书以后会感觉到非常的震撼或者是为当时那段时期感到非常的惋惜。我想这就是作者想要为我们传达的。《双城记》中,每个人物,每个情节,都说明着一部分主题,宣扬着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某一个侧面。如:梅尼特医生为人正直,克尽治病救人的天职,因告发侯爵兄弟的罪行而遭到封建暴力的残酷迫害,但他不念旧仇,宽恕了仇人的后代代尔那,允许他与自己的爱女结成婚姻,而且还为营救代尔那而多方奔走,这体现出宽恕仁慈的精神。
除了人道主义的精神以外,小说还掺杂了很复杂的革命精神,但狄更斯并不赞同这样的杀戮,暴力和血腥。他认为“它们是疯狂、激烈而又可怕的”。而且,自从得伐石铺子门外的酒桶破裂以来,过了这许多年,他们留下红色脚印的那条马路还是没有洗干净。狄更斯这时像描写戈登暴动一样去描写法国革命,把它写得像一阵席卷一切的、可怕的、破坏力很大的旋风。这种可怕的场景一直会在我们的脑海当中烙下深深地烙印,是对之前历史的一个还原同样也是对世人的一个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