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式(Reactive)編程其實我沒有太多的經驗,趁著這段期間的學習理解來做些整理,對於Actor Model 的實現在Scala 語言上已經有著很成熟的Akka Framework,我預期後續將以Akka 作為這一系列的主要的範式的實踐。
題外話,關於Actor Model/Reactive的實作選擇很多,當前有個也很紅的Golang,甚至RxJava也是 ~
原生的Akka framework 是以Scala實作的,但我希望能夠以較為熟悉的語言平台來進行試煉,改用Java進行專案配置,相關的配置baby steps 參考這裡(github markdown)。
在開始之前,我先搜集了一下關於Actor Model 的最佳實踐:
1. Actor的實踐,最主要是透過避免資源競爭的情況,而達成能夠解決高併發的情境,在發送的訊息主體上都要求不該傳送可變的訊息內容(其實,就像是發生的事實不可逆一樣)。
2. 如果一但你傳遞的訊息是可變動的,那你勢必要回頭去解決傳統Java在Concurrency 上遇到的那些缺點,譬如競爭所“資源釋放等等。
3. Actor持有狀態與行為,並且不直接的開放讓外部的系統或其他actor 來直接改變它,這可確保每一個Actor 的最小影響範圍以及他的可監控性。
4. 在最上層的Actor應該善盡到error handle的責任,不能讓他底下的子actor 或 delegate出去的task 產生錯誤時直接就就回拋System level去。
5. 如果有blocking 的呼叫,譬如說是rdbms connection, messaging api , 建議把這段呼叫封裝到Future的操作上,在 Akka 的 建議當中特別提到Blocking needs Careful Management#blocking problem。
話不多說了,來看一下實際的代碼
Akka framework提供了多種的套件管理工具機制來建構應用程式,我選擇了以gradle 來建構java application,雖然官方是以Gradle來建構Scala專案,但為了避免一次開太多炸彈讓我走不下去,我還是先選熟悉的Java專案。
範例專案放在GitHub :https://github.com/humank/reactive
Actor的實踐,可以從繼承一個AbstractActor 開始,他唯一需要你定義實踐的 就是當你收到事件訊息時,你應該做哪些事情:把 createReceive()給實現即可。
在實現receive message時,預設Akka framework是有兩個設計原則:
你應該對你的Actor負責,對於每一個訊息類型都設計她應該有的對應的處理做法。
如果有任何的訊息類型不在你的Receive handler裡頭可以被處理的話,那麼Akka framework會把這些unHandled message 視為DeadLetters,統一轉交給ActorSystem去(具體實現還待後續)。
在撰寫Actor 的時候,發現到Actor除了有AbstractActor之外還有個AbstractLoggingActor !
顧名思義,是提供了一個原生具有logging 機制的Actor,一開始很好奇想知道這個loggingActor跟一般的有什麼不同,參考範例如下:
仔細一看代碼line 27,有個log() method,一開始以為是打錯把log.info() 打成log().info(),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深入追蹤代碼一下:
原來他是以Scala trait提供預設的log函式來處理相關log,這樣你就無需自己在引入常見的Akka LogAdapter logger做記錄。
下一回,就來探討一下Actor 的Lifecycle in Akka framewo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