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有一种魔力,让人欲罢不能。每次读他的故事,都会得到一份不期而遇的收获。
不同生命的交汇是人类的奇遇,毛姆告诉我们,什么是作家?他们活过,他们死亡,但是他们的生命终究变成铅字,被一代又一代的人阅读。世俗的涅槃者都高傲地选择一种执拗的生活,毛姆是其中的一个。
01
本书讲述了什么
“我”是小镇上牧师的侄子,偶遇了作家和他的妻子罗西,罗西美丽而纯真,而作家热心地教“我”学自行车。虽然叔叔反对我和他们来往,但我依旧去拜访他们。后来,他们欠了很多债,不得已逃离了小镇。
几年后,我再次遇到了他们。他们对当初发生的囧事毫不避讳,罗西有了更多情人,作家也出名了,很快罗西跟着初恋私奔到美国了。作家后来和一个护士结了婚,那个护士像照顾病人似的把他打造成了一个标准的偶像。
作家去世后,护士找到罗伊,希望他能为作家写下传记,罗伊知道“我”和作家早年有过亲密的交往,想让我提供一些资料助,于是“我”回忆起作家和罗西的往事。
所有人都认为罗西已经死了十多年了,只有我知道罗西还活着,还在美国潇洒地打牌,快乐地约会,成为一个寻欢作乐的女人,虽然她已经七十岁了。在“我”接触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见识过人间百态之后,依旧认为罗西美丽可爱。
毛姆认为,《寻欢作乐》是自己最为满意的一部作品,《刀锋》排第二,《月亮和六便士》排第三。虽然他活着的时候,已经开始在英国文坛呼风唤雨,但他真正在全球火起来实际上是这几年的事情。
不少作家是慢慢被人们意识到的,他们的作品在当时看似不够出彩,却经得起时间的打磨,时间过去五十年甚至一百年,读者仍能够在其作品中获得营养,他们像金子一样被挖出来,不断打磨,擦拭,直到再次被读者重新认识。
毛姆通过对作家得利菲尔德的描述,揭示了英国文坛的丑恶和光怪陆离,作家没有成名时,因为贫困被人们嘲笑,成名后又被众人捧为完美无瑕举世罕见的天才。
毛姆借书中人物,抒发了自己的心声,从一个贫困不出名的作家到登上英国文坛的宝座,毛姆最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很多作家都不愿把精力放在这个领域来深入描写,只有毛姆敢于吃窝边草,敢于对身边人剖析和嘲讽,对作家妻子的风流韵事展开正面歌颂,虽然离谱却美得异常。
02
本书的《序》值得细读, 里面详细阐述了本书的构思过程和创作背景。
其中,他对人物创造说得非常到位,“ 每个人物都是先有一个生活中的原型,然后在这个原型的基础上,作家开始发挥想象力。但是当这个人物已经创作好的时候,回去再看,跟那个人物的原型已经离得很远了。”
因为写的是最熟悉的生活圈子,身边环绕的都是作家,而故事中的女人,又是他一生中唯一真爱过的异性,因此人物描写十分丰满生动。写这本书时,那个可爱的女人已经离世,毛姆便坦率地说出了真人的身份,写完了这部作品之后,他心中纠结很久的疙瘩也彻底解开了。
罗西的原型,是一个剧作家的女儿,大家都叫她苏。1906年他们初识时,苏23岁,毛姆32岁。苏是个演员,14岁就开始在父亲的戏里出演角色,但一直不温不火。
当时苏已结婚,婚姻却不幸福,和丈夫分开住。毛姆一下子就被她的美貌和笑容吸引了,多年后在回忆录里他还说:“她有我所见过的最最美丽的笑容。”
至于毛姆自己,虽然个子不高,但是有张英俊的脸,深邃的眼睛,打扮又潇洒。当时他写的戏已经在伦敦走红,声名鹊起,属于伦敦的单身贵族。
他们俩彼此吸引,没多久就上床了。事后毛姆送苏回家,苏在马车后座上问他:“你觉得这段关系会维持多久?” 毛姆开玩笑说:“六星期吧。” 没曾想,这段关系维持了将近八年,并且深入到毛姆的灵魂。
毛姆年轻时就有同性恋人,对爱的渴望和挫败是他小说里常见的主题。他很小就失去了双亲,童年缺少爱,尤其是母爱,成为他一生的憾事。也因为童年的经历,他一直惯于隐藏自己的感情。
老年时毛姆说自己从来没有放下过心防,没有真正地向任何人投降过。可是人们不相信,他们觉得至少有那么几年,他是完完全全被苏所吸引,真心爱上了她。
苏除了性感美丽之外,还有慷慨的心胸和很好的幽默感。毛姆是一个十分拧巴的人,在苏那里却找到了真正的宁静。苏生性乐观,对生活充满热情,喜欢开怀大笑,也能安安静静地和毛姆对坐,当他们二人就那么默默地坐着,望着窗外的花园,毛姆觉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阳光。和苏相处的时光,毛姆一直都很快乐。最重要的是,苏有强大的母性,这似乎弥补了毛姆心中那一块巨大的空缺。
在《寻欢作乐》里,有一段十分真实的描写:阿申登要和罗西发生关系前,忽然控制不住地哭了起来。罗西赶紧哄他,“她用双臂搂住我的脖子,也哭起来了,一边吻着我的嘴唇、眼睛和湿漉漉的脸蛋。接着她解开胸衣,把我的头拉到她的胸口。她抚摸着我那光滑的脸,轻轻来回摇动着我,好像我是她怀中的一个婴儿。”
03
写身边最熟悉的人和事, 容易把握,更显真实。
有些作家,一生靠一部作品流芳百世,那部作品是他们倾其心血创作出来的,但是,毛姆的这部作品不是,他只是写了自己最为熟悉的人和事,加进了一生中没有实现的梦想而已。
毛姆善于以第一人称切入故事,他在这类型作品中不断尝试,逐渐突破自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我以钦佩的目光注视着罗伊的崛起,他的故事可以成为任何一个追求文学事业的年轻人的典范,我想象不出他这样缺少才华的人怎么会成为有名的作家,就好像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似的。”
毛姆不愧是拿过手术刀的人,把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你以为他在赞扬一个人,其实是反话正说,充满了反讽意味。当故事中的人都在批判这个女人时,他却不苟同,反而道出她的好。
毛姆说:“想要维持往日的友谊沒有什么好处,双方都很痛苦。其实一个人总是逐渐脫离周围的人而成長起來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面对事实”。
毛姆很有才华,他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人往往会对死去的人加上回忆的滤镜,遗憾的不好的都会过滤掉,但毛姆不会。在他的笔下,作家和妻子的一举一动,音容笑貌都像放映机一样真实地显现出来。
作品中很多篇幅和段落都在描写作家们怎样构思和讨论作品,和出版界保持着怎样的联系,作家圈子里又是怎样的一种状况,这些内容令写字的人读起来感觉十分亲切,仿佛看到了英国文化界的“清明上河图”。
“作家的通病就是咬文嚼字,这个不仅体现在他们写作的时候,就是在他们平时谈吐的时候也带着这个毛病。”这是毛姆在写罗伊时说过的话。作家们维妙维肖的日常生活,已经在这个他头脑的数据库中,这为他后来写作《毛姆读书笔记》打下了基础,他的表现更自信文笔更老辣。
毛姆在圈子里,看到了常人所看不到的深处,把作家和出版业都讽刺一番, 表面看他啰啰嗦嗦,絮絮叨叨,但把英国当时的世相表现得淋漓尽致。
04
真诚地道出自己
“虚伪是一个人所能寻求的最困难和最使人紧张的恶习,它需要永不间断的警觉和精神的高度集中,它还需要一种玩世不恭的幽默。这话有些刻薄,但是费心找出婉转的可以隐喻的句子又太费时间,我就干脆直接说出来了。”
这里看出了毛姆的写作特点,马尔克斯和福克纳却是追求更加克制和含蓄的风格,因此,他们显得更胜一筹。他们借助对自己和人性的深入了解,抵消了现实和理想的对抗心理。这一点上,毛姆似乎差了一大截。
“大家都知道他对一位已婚夫人单恋很久,他从来都以敬重的口吻谈论她,但知情人都知道,她对他很不好。他会告诉追求他的女人们,那唯一的苦恋给他的痛苦太深,这使他永远不可能和任何人结成伴侣。” 毛姆一不留神又把自己给写了进去。
“他早年的目光就有一种超然,这类目光定是作家看透了很多人间把戏才会出现的。” 在作品中,我们随时可以看到毛姆本人,他跳进去又跳出来,灵活穿梭,游刃有余,冷嘲热讽地将世上可笑之人一一跃然纸上。
毛姆写作家罗伊时,无论他的外表还是他的内心想法,都有不少“借壳上市”的地方。
执著于语言辛辣,成为一种自我耽溺或自我欺骗,其目的是要逃避自我空虚感。毛姆习惯用毒舌保护自己,自打以毒舌出名之后,他似乎颇为享受这一成就,成也毒舌,败也毒舌,否则,他可能会跻身于一流作家的行列。
虽然毛姆有他的局限,但对于追求真相的读者来说,毛姆不可多得。写出真相也是每个作者必备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