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段小故事:
罗辑准备写一本小说,作为女友白蓉的生日礼物。白蓉有一个要求,小说的女主人公需要是罗辑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
罗辑一点点构思出这个“她”的全部:样貌、穿着、生活习惯、朋友圈子、家庭、性格、从还在妈妈的怀里到上小学上大学,用不同年龄段的小事填充着“她”的整个人生。
后来,“她”活了,在罗辑想要召唤“她”的任何时候,“她”都会出来,和罗辑聊天、散步,就像真实存在一样。
罗辑爱上了“她”,后来因为召唤不出“她”而痛苦,直到他的好友史强帮他在现实中找到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女孩。
这个故事是刘慈欣的小说《三体2:黑暗森林》当中的一个重头戏,罗辑是男主角。按照大刘在小说中的表述,文学形象塑造过程的最高状态,就是像罗辑这样的,让小说中的人物拥有生命,这些生命脱胎于作者的思想的子宫。
从莎士比亚到巴尔扎克到托尔斯泰都是这样,而且他们脑海中催生出的这类形象多达成百上千。他们都是活的...
托尔斯泰就说过,“我的安娜不得不死”。意思是安娜的死不是托尔斯泰安排的,而是安娜自己要的结局。
哇,看上去好有意思啊!
带着一点点猥琐和邪恶的想法,在看完了罗辑与“她”的整个故事之后,我也试着构思一个“她”,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她”。
“她”长得要像暗恋很久那个谁,声音要更加甜一点,头发再黒一些,学习成绩不要那么好......
渐渐地,“她”可以在我吃饭和散步的时候出现了,“我们”可以聊天,聊所有我感兴趣的东西,聊平时不会聊的任何话题。
只可惜影像非常模糊,完全看不清“她”的样子。
结果证明我没有这个天赋,屌丝大脑是创作不出鲜活的生命的,“她”死活就是活不过来......我和“她”的聊天,实质上也只是我的自我对话而已。
就这样向罗辑学习写小说,也有大概两个多礼拜吧,真本事啥也没学到,自我对话能力倒是长进了一小丢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