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长大,发现与其交流沟通真是一项技术活,怎么跟她好好说话?怎么让她保持意愿开口说话?怎么让她听得进话并达成有效共识?这些都成了日常摆在我面前需时时思量的问题。
今天读的这本《好父母的说话之道》,讨论的就是与孩子说话的问题,读来挺受启发。
十三四岁正处在“仇亲期”的孩子,可能是养育途中最难对付的,稍不注意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也能演化成矛盾。你这厢苦口婆心,她那边我行我素,有时看着女儿,我竟有了些陌生之感。
她不再是温暖贴心的小棉袄,也不似从前那般积极自律,我们脾性喜好、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都开始有了明显分化。我想要与她好好相处,可有时面对她不明就里的小情绪和倔强倨傲的死硬杠,活脱脱小刺猬般,我内心也会风云涌动,愤怒、焦灼、失落、伤心、不被信任等负面情绪一触即发。是什么改变了她?在书中,我突然找到了答案,原来问题的根源不是孩子变了,而是随着她日渐长大,我不再能精准捕捉读懂她内心真实的需求了。
我们生来就会做一个孩子,但却不一定都会做父母。那些留存在我们已知经验中来自原生家庭的自我成长经历,在面对如今零零后孩子成长时,其实是有些苍白狭隘的。是什么在加剧我们与孩子之间的鸿沟?作者的观点是处在孩子成长期的父母,因自身认知匮乏,不够了解孩子,不清楚孩子内心真正的诉求,不知道利用孩子各个成长阶段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沟通应对方式。而追求控制感是人的本能,一方想控制,一方想反抗,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想要加深与孩子的关系,只有根据孩子自身的认知发展和性格特点,来调整改变我们的说话风格和应对方式。通过对话,让孩子感受到独立和被欣赏,亲子之间的沟通连接才能保持畅通。
当我们抱怨孩子叛逆不听话时,其实更应关注的是自己是否始终知道他真实的需求,我们的应对处置方式是否得当。对孩子多一些善意的理解和包容,维持好双方沟通的桥梁,才能加深亲子间爱与信任的联结,书中提到的有些建议非常有价值。
一是父母一定要做好情绪管理,任何时候说话都要保持平静。父母情绪一旦失控,不仅不会让孩子服从,相反还会丧失在孩子心中的权威与信任。孩子越大,河东狮吼和严苛管教就越难奏效,同时还易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
二是回避正面冲突,如果谈话不那么愉快,就不要一味强求去达成共识。作者建议我们可以这样说:“你的话我听见了,你的意思我也明白,但是我需要一些时间来想想。”适时按下暂停键,给彼此一个冷静缓和期,也给自己一个应对准备期。作者强调,这一时刻有着非凡的意义,一旦我们处理得当,会给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处理作出正面示范。
三是学会聆听,注意倾听孩子心声,了解孩子需求。认真对待孩子说的话,不妨通过聆听来了解孩子看问题的视角,不急于下定义作判断。我们的人生经验与阅历比孩子丰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一眼就能看穿他们漏洞百出的说辞和自以为是的想法,但这些都是他们想要追求个性与独立的垫脚石,我们得压制住想要反驳说教的冲动,别去揭露和羞辱他们。聆听不代表同意,我们可以表明自己的想法和立场,让孩子自己去做得失权衡。一些话,说与不说,问与不问,其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正清楚了解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需求点在哪里?而作为父母,我们能提供什么,界限在哪里。
四是有话一定要好好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们总习惯把最好的一面展露给外人,却把最坏的一面留在了家里。须不知,冷漠、急躁或口无遮拦的言语伤害会凝结成难以化解的坚冰,家庭内部的沟通表达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孩子有时“不听话”,我们不要急着跳出来批评指正,不妨先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言行,我是否真是出于足够无私的爱?是否保有足够多的耐心与信任?我的说话方式里能传达出善意吗?有没有让他产生被蔑视或伤害之感?然后对照作出调整。
做父母不易,做个有心的父母更是一场修行。育儿从来没有一套固定可行的成功模板,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全情陪伴与温暖同行。人的改变永远只能靠自己,他人的作用只是一种影响,但这些影响对孩子来说,也许会伴随他终生。既然选择让孩子来到身边,就把爱转化成足够的耐心与包容,力争给他们一些更好的指引。毕竟终有一天,他们都将离开我们,去创造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