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

图片发自简书App

禅修,巴利文意思是“心灵的培育”,就是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其实践方法就是以“八正道”的修学为主,辅以四梵住的慈悲喜舍;七觉支的念、择法、精进、定等等。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修行道路,使无论是过出家生活的人,还是过在家生活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随分随力地行践八正道来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逐渐减少烦恼的困扰和贪欲、嗔恚、愚痴的束缚;逐渐让心灵净化及得解脱自在,使自己向善、向觉悟解脱的方向前进。

任何一个发心修习的人,都能从这些平实的修习中,逐渐体会到极有意义、极具价值的觉悟真理。

禅修-------入出息念业处

南传上座部佛教把修习止的方法归纳为四十种业处。禅修者可以选择其中一种适合自己的禅修业处来作为入门。

然而,在四十种止业处当中,最为禅修导师们推崇与教导的应该是入出息念。

佛陀于《大念处经》等诸经中教导入出息念的修行方法。佛陀于该经中说:

「诸比库,于此,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使正念现起于面前。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1、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2、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3、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方云禅画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4、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开始修行时,可以先找个安静且适合禅修的地方,以舒适自然的姿势坐着,上身保持正直,然后将正念安住于禅修的目标——呼吸。应尝试觉知经由鼻孔而进出身体的气息(呼吸时的鼻息);只应借助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处周围的某一点来感觉气息的进出,而不要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到体外。如果跟随气息进出,将难以成就禅定。反之,只是在气息与皮肤接触最明显的那一点觉知气息,将能培育及成就禅定。

八正道

八正道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共八支性质不同的正道,可以分为“戒定慧”三个不同范畴的修习。

即:正见、正思惟组成“慧学”——正知正见的培育;正语、正业、正命组成“戒学”——行为品德的培育;正精进、正念、正定组成“定学(心学)”——心灵素质的培育。修就是定学的修习,就是八正道中最后三支正道的修习,使我们培育出对止恶行善的工作有积极的热诚,勤奋上进的素质——正精进;留心、觉察及了解自己的身心和外境,不忘失、不放逸的素质——正念;内心平稳、沈静、喜悦、慈爱,不易受苦乐等所动摇的素质——正定。

切忌

禅修者必须完整的修习八正道,因为解脱由此而生,烦恼主要由此而灭。

贪欲、嗔恚、愚痴称为“三不善根”,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修习八正道能彻底对治贪欲、嗔恚、愚痴,得到涅般解脱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种圣者的果位。

正见

正见是八正道中的第一支正道,也是八正道中最重要的一支正道。在经中常把正见比作“眼睛”,它使修行者建立一个正确的知见,从而趋向善、觉悟解脱的人生方向。当修行者建立起了正见这个“法眼”之后,将顺次引发其余七支正道的生起,向着正确的人生方向迈步前进。

正见是指对“苦集灭道”四圣谛有正确的知见。四圣谛是整个南传上座部佛教教义的核心。

苦——有“无常、缺陷、苦痛”等多个不同层面的内容。佛教说所有生命都是苦的,是指所有生命都是无常迁流,没有实在;带有缺陷,没有主宰,会遭遇到各种忧悲苦恼的事情。这是生命真理的第一条。

集——指出苦的根源。无论现生所生起的各种苦或生死轮回的推动力,根本的原因都是由于心中有三不善根——贪欲、嗔恚、愚痴。这是生命真理的第二条。

灭——灭除贪欲、嗔恚、愚痴,各种的苦便止息下来,这是生命真理的第三条。

道——修习八正道能对治贪欲、嗔恚、愚痴,这是生命真理的第四条。

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是出家或在家,当对苦集灭道生起了正见,没有疑惑时,他便是一个得到“法眼净”的人,即是一个能“参与圣者之流”的人——他能踏进通往觉悟解脱的八正道之中一直前进而不会退失。当他遇上人生苦恼的事情时,不会陷入苦恼之中不能自拔和怨天尤人,而是沉着地去接受困难,解决困难,并于此生起出离心。当他遇上人生快乐的事情时,不会迷失在快乐之中,不会生起无止境的爱染执着,而是明白苦乐都是生灭无常的,当中没有实在,没有常恒。他能逐渐从苦乐之中、从贪欲、嗔恚、愚痴之中解脱出来。

其实,任何形式的生命无时无刻都为我们展示四圣谛的真理,只不过没有苦集灭道正见的人对此不知不觉,只有长期陷入贪欲、嗔恚、愚痴之中而不能自拔。但是一个对苦集灭道有了正见的人,他的人生会不断提醒他的正见,他的生活就成为修习八正道的场所,他的人生也会不断前进的。

经中说,一个有正见的人,即使在现生之中不能彻底完成他的修行工作,也会在来生之中继续修习,直到彻底完成道业,证得涅般。同时在将来投生期间,只会在人、天这些善道之中投生,决定不会下堕至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内。

正思维

正思维就是:与四圣谛相应的分析、抉择、理解、比较和立志。

四圣谛是一种关于生命的真理。若一个人生起正见之后,他的人生、生活、际遇等等一切和生命有关的事物都是使他加深认识生命智慧的教材;他自然对这些教材作出与四圣谛相应的分析、抉择、理解、比较和立志。

因此,有了正见生起,将自然引发正思维的生起,使人树立了一个正确的人生观,立下一个正确的人生志向——明白人生是苦及以觉悟解脱为目标;若有正思维——正确的志向的生起之后,必然会将志向付诸实施,继续发心去修习其余戒学、定学中的正道——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以完成道业。所以,正思惟的作用是:向前连接正见,向后是一种动力,使人发心修习之后的六支正道。

正语

正语就是正确的语言说话,内容是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口四恶行”。

妄语——谎话,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故意说谎骗人。

两舌——挑拨离间的言语。

恶口——粗言秽语。

绮语——对无意义的事情用美丽的言辞来修饰。如色情笑话等。

修习正语能净化我们的口业,使我们的语言真诚、正直、柔和、有益于他人。

正业

正业就是正确地行为,内容是远离杀、盗、淫——“身三恶行”,使我们的身体不致损害他人而有益于他人。

杀——故意作出行为去杀害或伤害人类的生命和任何众生的生命。

盗——故意拿取不是自己的物品,包括走私漏税、勒索、破坏公物等等行为。

淫——指性行为。过出家生活的人远离所有的性行为;过在家生活的人远离侵犯妇女,使她们贞节受损的邪淫。

正命

正命就是正确地谋生活命方式。在家众的正命是指靠正当的职业来谋生,远离触犯“身三恶行”、“口四恶行”的职业。

正语、正业、正命这三支正道组成戒学。在戒学中不仅仅是不去作出这些不善的行为,而是对这些不善的行为有一种不随喜、不称赞、警惕、约束和抗拒的力量。佛陀在经中对婆罗门长老说戒——远离身三恶行和口四恶行是建立在推己及人的道理之上的,若人持戒再加上对佛法僧三宝有不坏失的信念,可以证得初果。

正精进

正精进又叫作“正方便”,就是“运用适当的方法来改善”的意思。

在佛法中的精进努力,是带有“对应、适当、善巧”的精进努力,并不是蛮干那样地精进努力。这已经属于定学的范畴,是为心灵的提升而作出适当的努力。其内容可以分为四个不同方面的精进努力:

1、 已生不善法令断;

2、 未生不善法令不生;

3、 未生善法令生起;

4、 已生善法令不忘;

正念

念的巴利文意思是“系念、不忘失、持续的觉知、留心”等。正念就是和四圣谛相应的持续觉知,对身、受、心、法四个地方的觉察。目的就是去如实地了解生命和生命的真理,从而带来人生真正的利益。因为人的心灵素质是所有众生之中最高的。人有条件以自己的能力洞悉生命的真相,从而净化自己、清除烦恼。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禅修不同于其它所有方法的禅修,就是因为当中十分重视正念的修习。所以,正念在八正道之中非常重要。

修习正念就是经常把内心系念于四念处——身、受、心、法之中,能令智慧得到增长。经中将四念处比喻为“一乘道”、“唯一的道路”等等,是指四念处是通往解脱的唯一的一条道路。经中也说,修习四念处可证得三果、四果。佛陀在入灭前教导弟子“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意思是以自己作为明灯来照亮自己,以法作为明灯来照亮自己,除此之外,没有其余的东西可以照亮自己。佛陀还进一步指出,修习四念处就是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正念的修习就是对身、受心法四个地方多加觉知,因为多加觉知,自然就会对此多加了解。生命的真理不必向外寻找,生命的现象和理则就在于自己的身心之内,如果能对此有亲证的智慧,贪欲、嗔恚、愚痴、无明、渴爱、颠倒、执着等各种烦恼就会逐渐减轻以至于彻底断除。

(1) 身念处

如果我们能正念于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语言说话,我们自然能改善自己的身业和口业。若再以正念进一步观察,就能亲身体验到善行的价值,和确信善行会带给自己及他人快乐。

正念于身体的无常——无常是身体的真相,我们不需要回避这一事实。观察无常能对治“我执”及各种的执着。当执着开始减轻时,便能亲身体验到“放下”所带来的解脱自在。同时知晓“我慢、以自我为中心”,实在是人生中的一个重担。除此之外,正念于身体的无常也能使人们明白光阴的宝贵,因此珍惜时光努力修行。

正念于身体的呼吸——出入息念。我们能利用呼吸来培育正念——持续觉知的能力;培育正定——安住一境,活在当下的能力;培育智慧——随着呼吸不断进行,不断变化,使我们觉察到人生的无常、不实在的真相。

正念于身体的各种不净——培育一种客观和全面观察事物的能力。身体有吸引人的地方,也有很令人厌恶的地方。当我们不再按照自己的爱好、不再片面地观察身体时,很容易就会知道身体各处都充满着不净的东西,令人厌恶。这能对治自身的爱执和对异性身体的爱执。

(2) 受念处

正念于当下所处的感受,和感受的生灭无常,来培育我们大家持续的觉知,并利用这些感受使我们安住于当下现在。

正念于不善行和善行所带来的感受——我们可以观察当自己因贪欲、嗔恚、愚痴而作出的不善行为时,内心世界生起的感觉;观察当自己作出善法的行为如布施、持戒、守法、慈悯众生、具有正知正见、身心安住下来时,内心又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可因此而亲身体验到什么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正念于自己怎样对待感受——观察自己有没有因苦受而进一步带来愤怒、紧张、悲伤、忧愁等情绪;有没有因乐受而进一步带来爱染执着、令自己不断追求乐受,或因还能抓住乐受而心生烦恼;观察自己能否减少被感受的牵动,还它一个“感受就只是感受”。

凡夫俗子的一个特色,就是毕生都在追逐乐受和排斥苦受。佛教称这种追逐乐受和排斥苦受为“爱”或“渴爱”。渴爱使人生起苦恼,也是生死轮回的动力。阿罗汉圣者是没有任何渴爱的,但是他们有感受。阿罗汉圣者不需要摧毁感受、不需要逃避感受、不需要压抑感受、也不是对感受麻木没反应,他们只是按需要来对感受作出适当的反应(如因坐禅太久带来身体苦受时,就改变姿势为行禅等),而不会因渴爱来感受作出反应(如当欲望生起时,无法观察和反思,只能去满足欲望等)。

(3) 心念处

正念于心念的生灭无常。

正念于内心当下所处的状态——当自己的内心受到贪欲、嗔恚、愚痴所束缚时,觉知自己的内心受到贪嗔痴的束缚;当自己的内心能从贪欲、嗔恚、愚痴解脱出来时,觉知自己的内心能从贪嗔痴之中解脱出来。以正念进一步观察,可深入明白贪嗔痴是令人苦迫的东西,贪嗔痴越是炽盛的人,他的苦迫就越是炽盛;也可以明白到人是有能力减少甚至彻底断除贪嗔痴,深入开发出解脱的智慧的。

(4) 法念处

“法”的巴利文意思是“正确、东西、事物的规则、意根的对象、佛教的教义、社会上的法律”等含义。巴利文本《大念处经》中,在提到法念处时所列举的都是佛教的教义,当中共包括有五盖、五蕴、十二处、十结、七觉支、四圣谛、八正道等。

正念于五盖——当五盖生起时,知道它们生起;当五盖没有生起时,知道它们没有生起;除此之外,进一步观察五盖怎样在自己的心中生起和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它们会生起;观察怎样可以使五盖不在自己的内心生起甚至于怎样可以使五盖彻底清除。通过这样的修习,我们便会对五盖越加了解;因为对它们越加了解,所以能明白五盖的过患及对治它们。

正念于五蕴——五蕴是对生命的分析,蕴有“组合物”的意思。人生就是由五堆组合物——色(身体)、受(感受)、想(印象、概念)、行(动机、意向)、识(心识)所组合而成。五蕴的分析只是对心识的部分再次细分为受想行识四类不同的心识功能而已。正念于五蕴就是去观察生命的“无常、苦、无我”三个实在的相状。无常相是指五蕴的每一蕴、我们的生命以至于世事万物都是迁流变化,没有恒常的;苦相是指五蕴的每一蕴、我们的生命以至于世事万物都是带有缺陷、没有圆满、带有苦迫的;无我相是指五蕴的每一蕴、我们的生命以至于世事万物都是没有实在、没有绝对主宰的。这三相是所有生命以至于所有世间事物的三个真实相状,只是凡夫俗子因愚痴颠倒,从来都不愿意面对这个事实。极少数人即使面对这个事实,也没有正确的方法去彻底解决人生的苦迫。当我们开始去正念五蕴的三相时,我们各种的渴爱、执着便会开始减弱下来;自我中心便会减弱下来;人生的各种烦恼也会开始减弱下来。当这个观察逐渐成熟时,可深入明白这个修习方法就是正确地灭苦方向;唯有通过这样的修习,才可以把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彻底止息下来。

正念于十二处——十二处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对世间生命及世间事物的分析,它们分为内六处——眼耳鼻舌身意;外六处——色声香味触法,共十二种东西。其间的关系如下:

色(视觉对象) 眼(视觉功能)

声(听觉对象) 耳(听觉功能)

香(嗅觉对象) 鼻(嗅觉功能)

味(味觉对象) 舌(味觉功能)

触(触觉对象) 身(触觉功能)

法(思想对象) 意(思想功能)

整个宇宙森罗万象,有各种不同形色的众生和各种不同环境的世间,但是概括来说,在内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在外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而已。因此观察十二处可使我们明白贪欲、嗔恚、愚痴是从什么地方生起的,并知道对治贪嗔痴主要下功夫的地方。因为贪嗔痴的生起是和六根接触六境有关的,但是对治贪嗔痴,并不是逃避外境,也不是逃避思想,而是正念正知地面对环境、思想、内在六处。各种顺逆的外境,各种生灭无常的思想,内六处的无常、苦、无我,就还它们本来生灭无常的真实面目。能体会到这一点,就不会抓紧这些东西不放,同时也不会受其束缚,人生因此得到自在清凉。

正念于十结——十结是众生在世间生死流转的十个结缚,它们分别是“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贪欲、嗔恚”;“五上分结——色界贪、无色界贪、我慢、掉举、无明”。

五下分结——五个能系缚众生在欲界之中的结缚。

身见——分“常见”和“断见”两种。认为生命中有一个“我”或“灵魂”永恒长存,为常见;认为人死之后一切无有,犹如灯灭,为断见。常见和断见都是生命见解的两个极端,两者都不能全面和正确地了解生命。佛教指出身心都是迁流不息但又依赖因缘条件而得以相续的东西,当明白这一点后,就会断除常见和断见,即是断除身见结。

戒取——这里的“戒”指修行,“取”指执着,就是固执地执着不正确的修行方法。若能以客观、开放、求知、求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宗教教义和以此态度来修行,就会断除戒取见结。

疑——对四圣谛的怀疑。若能对四圣谛有正知正见,就能断除疑结。

贪欲——对色声香味触法的贪着。修习八正道能对治贪欲结及嗔恚结。若要将贪欲和嗔恚彻底断除,必定要靠禅修和智慧的帮助。

嗔恚——愤怒、怨恨、敌意等。

五上分结——五个能系缚众生在色界和无色界之中的结缚。

色界贪——对色界的贪着。

无色界贪——对无色界的贪着。

我慢——自我中心;对自我的执着;对属于自己的事物的执着。

掉举——内心世界起伏不平。

无明——对四圣谛没有切身的体证。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圣者由低到高分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个层次。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各种层次的圣者,就是视其减弱或断除了哪些的结缚。

正念十结——明白十结是使人们受束缚的东西,并开始对治它们。观察自己能够减弱或断除哪些结缚,可以知道自己在八正道之中的修习进程。

正念七觉支——观察这七种进行教法对自己的心灵有什么助益;观察怎样把这七种能力培育出来;观察怎样运用七觉支来使我们的内心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通过这些修习,我们会把自己的内心保持在一个平衡、稳定、有力、清晰的状态之中。

正念四圣谛和八正道——四圣谛是生命的真理,我们可以在生命之中来观察苦集灭道;我们也可以在修习八正道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苦集灭道。佛陀鼓励他的弟子以客观、开放、求知、示证的态度来修行。通过这样的修学,我们才逐渐深入体证四圣谛,也明白了八正道不同于世间其它宗教的修行方式。八正道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正确了解人生,高度净化人生,使人们彻底摆脱忧、悲、苦、恼的道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禅修的好处:

1、禅修能够解压。

行禅一小时,静坐一小时,这样能够迅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禅修是充电器!禅修时,身心完全放松,心专注在身体的动作或感受上面,每个当下只专注一个最明显的目标,将散乱的心收回。有妄想时就用心标记“妄想”,这样默念几次之后,妄想就自然消失。身体的疲劳很容易消除,但心累不容易消除。人们常说累,主要是心累,因为思虑太多、担忧太多、欲望太多,思想包袱太多!妄想非常耗神。禅修通过收摄眼、耳、鼻、舌、身五个根门,只留下一个意门,捕捉我们的心念,往内看清我们的心究竟在干什么。

2、禅修能够美容。

禅修者需要至少持守五戒,不杀、不偷、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为持戒,我们的言行变得清净,不会因做错事而有负罪感和懊悔,心变得平静、安详。因为心感到轻安,身体也轻安舒适,全身气血通畅,身体的机能恢复到最佳状态。我们的肤色会变得红润、有光泽,整个人显得清新自然,有神采。

3、禅修能够治病。

如果身体有毛病,我们就接受它,不排斥疼痛,也不期望疼痛尽快消失,而是冷静地观察疼痛的感受,通过正念观察,我们能够战胜疼痛,并可能彻底治愈疾病。正念禅修对治疗疾病非常有效!

4、禅修能够开发智慧、断除烦恼。

通过对当下的身心现象保持清醒的觉知,我们的定力会加深,心会变得更加清晰敏锐,能够更加客观冷静地对待人和事。通过持续深入的观察,我们会看到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不会再被表面现象迷惑,不会再执着于虚妄的东西。心变得稳定而有力,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正念加强,智慧就会得到开发。我们会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事情,效率更高,生活品质更高,生活更加快乐。最重要的,通过修习观禅,我们就有可能断除烦恼,实现究竟解脱。这是其他运动所不能达到的。禅修是一项心灵的运动,是一项探索心灵、发现自我、认识生命本质的运动。其中奥妙无穷,永远有看不完的新鲜!其他的运动只是帮我们释放压力,暂时使心平静,但并不能增加我们的智慧,只有禅修能令我们智慧增长,并有可能转凡成圣。

5、禅修是积累善业的运动。

禅修者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积累善业。而禅修者因为持戒清净,身心清净,因为如理作意,能保持正念,不善的心就很少生起,生起的主要是善心。长期坚持禅修,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效果和利益不可思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496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264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07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06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7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9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704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3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3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1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8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0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