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8年初,全球金融危机,但中国伴随互联网转型潮,给天使投资、VC以及FOF带来了一个时点红利,在这个时间点踩对的人都挣到人生第一桶金。至于为什么得出此结论,看数据说话。
目前根据投资阶段大致,业界通常分四种风投私募基金,VC、Growth、Buyout(传统并购基金)、战略投资,其中Growth和Buyout属于PE,但国内Growth比较少(价值投资理念和环境欠缺),Buyout(并购重组)的核心是画模型和配表。
根据从业人员背景来简单粗暴区分,VC团队一般都有电子、医药等技术领域的创业经验,而PE团队多是投行背景(Banker)、财务、咨询出身的比较多。
有人喜欢问小基金会不会做成精品投行?回答两个字:不会!(至少短期内不会) 基金公司的最终目标都是做大,因为通过做大争取的管理费规模也就更大(这种类型的基金公司占绝大多数),而通过投资退出赚取回报的基金公司相对而言就非常少了,看得懂市场和产品的投资人凤毛麟角——所以大家都在聊商业模式,不差钱呀!当然,真正有核心技术的项目也凤毛麟角。
那么,接下来问题来了,大基金和小基金的取舍问题。
首先,大基金来说(如鼎辉投资、达泰资本),弊端很明显,就是会被迫写很多PPT,打杂的活干很多,你可能一年时间啥也没学到(散养,自己找项目对项目或者主要做些辅助性工作),等级较多,更不可能了解管理层投资意图;不过,优势也很明显,因为有一张大企业的名片背书,可以接触到很好的头部项目。
其次,小基金的话,优势是会专注在具体某个细分领域,做出特色,比如医疗、教育;而且,等级少,会有资深人士的帮带机制,你更容易接触到项目核心并且了解项目投资的真实意图;劣势也比较明显,就是经常性出现没钱投的尴尬局面(所以去一家刚募到资的小公司就很有用),同时,还有个很尬的情况,就是可能接触不到好项目,都是不知名的,甚至退出都成问题,没有退出项目的经验,要跳槽也会被认为没有成功项目运作/参与经验而不受待见。
就基金投资细分领域的选择而言,消费领域女性比较多,但这个因为触角跟每个人都很近,所以经常性会出现你无法说服别人无法拥有话语权的窘境,而如果是金融科技,那就不一样了,专业度非常高。另外,基金比较常覆盖的几个方向:1、大健康(药、服务、器械等)专业性高,尤其是药,很难看懂;2、新一代通信(5G);3、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这里面除了芯片技术性强点,剩下更多的是媒体,技术类项目通常比较少);4、消费(刚才提过,就不多说了)。
私募股权基金公司赚什么?我们前面提到大基金做GP可以挣取管理费,但是其实就项目经理的真实回报而言,管理费是小头,大头是Carry。这个Carry才是核心的股权激励机制,反映了基金投资人(GP)和出资人(LP)、GP内部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模式是“2%+20%”,即一只基金在投资期时,LP支付给GP每年2%的管理费;存续期满后,基金的回报达到了事先约定的底线后,GP将本金还给LP后,还可以分走利润的20%。这20%就是carry。(FOF一般是10%)
要知道,这个Carry其实是很熬人的,因为你可能一直找不到收购方,又或者一直上不了市(尬不尬?!)所以,作为项目经理,风险还是非常高的,底薪一般也不会很吸引人,嗯,当然一线的天使投资或是股权投资机构(九大投行)就不在此讨论范围了,就那么几家,挤破头皮也好,进得去那就一定得去(掩面(*/ω╲*))。
风险投资适合谁:1、很年轻的(有时间熬)、很老的(经验丰富);2、去年5%的买方/卖方(当今市场环境,你如果要选择股权投资基金公司,请务必选择进入前5%-10%的基金,否则,在大浪淘沙大洗牌的当下,小的基金公司因为资金的问题,最有可能会被洗出局。募资难,也正是在以市场化的方式淘汰业内滥竽充数的投资群体,GP的新一轮洗牌将把主动权进一步转移至头部基金手中,20%的投资机构将赚到市场80%以上的钱,这是美国投资市场的规律,也将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状态);3、卖方和买方进哪个,纯看个人,想进那个就直接进哪个,没什么先卖方再卖方的所谓逻辑顺序。
行业的未来趋势分析,就提一点(因为巴菲特说过,所有的预测都是刷流氓),基金内部FA化,以后基金内部会鼓励多自己想方设法找项目推项目(这就意味着堆成山的行业研究报告,你进去躲不开)。
基金类型,根据资金类型也可以分两类:人民币基金(内资)和美元基金(外资)。内资基金看PE倍数(中国23倍PE倍数的上市门槛,上市后公司PE倍数高达40-80不等,所以上市退出是稳挣不赔的买卖,这也是中国特色的审批制造成的);外资基金看PB、PEG(PE/G),PE看得反而少,当然这些指标都是一个参考而已,不能视作神器。
对于职业而言,硕士毕业生入职一般是Analyst(脏活累活比较多,一般工作3年可以升Associate,工作内容三大板块:Presentation-PPT&Pitchbooks,Analysis-Excel数据建模估值,Administrative work制定会议日程、安排出差计划、更新交易团队成员名单),而MBA一般入职做Associate(做3年左右积累经验后可以升VP,期间要辅助Associate做PPT的文字描述,大部分建模,以及最重要的客户沟通)。
晋升路径而言,基本上所有的投资银行(包括风投私募基金)都有固定的职业阶梯,只要你没有被开除,那你的职业道路就应该是这样的:Analyst → Associate → Vice President(VP) → Senior Vice President(SVP) / Director → Managing Director(MD)。少部分基金会将SVP和Director分作两个不同的职位,但除此以外也都相同。另外一些非美国基金会稍稍改一改各职位的名称,比如把VP称作Director然后把SVP称作Executive Director。不过换汤不换药,整个ladder是一样的。
职位定位,募投管退环节你能做好什么?具体谈谈这个四个环节:
首先募资:外部政策环境导致银行理财资金对创投基金和引导基金的支持力度下降明显,而投资门槛的提高又淘汰了一大批个人投资者。合格的LP越来越少,他们又期望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投资业绩和回报,投资人的时间诉求与投资市场的周期性变动产生固有的矛盾。面对着不景气的市场和尚未退入口袋中的钱,投资人犹豫了,他们只能向大品牌的投资机构靠拢,二八现象越来越明显。GP目前2万多家,确实太多,该洗。
其次投资:投资阶段集体扎堆,Pre-IPO人满为患,处在这个阶段的部分优质企业坐地起价,还拒绝一切对赌和回购。GP缺少对垂直行业的深度理解和挖掘,就很难抓住行业颠覆和转型的机会,当然一线投资机构还有底气坚守。现今机构整体的投资逻辑已经变为:风控逻辑 > 增长逻辑 > 风口逻辑,而前两年和今天完全相反。
再次管理:投出去仅仅是一个开始,重要的是如何收回来,能收回来多少,而这个过程中投后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投后管理主要体现在监管风险和提供增值服务两个方面。投资监管包括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情况、市场变化等等,及时向投资人反映企业发展动态,避免突发性风险。好的投后管理是一个增值孵化的过程,尤其是专注于行业性或产业性的投资机构,能够在孵化过程中为企业提供上下游或相关的产业资源,拓宽企业的发展赛道。比如专注医疗医药领域的GP,可以为某药品向上延伸原材料,向下延伸销售渠道,横向延伸到产品结构类似的企业,合适的时候撮合并购交易,提前实现退出,这才是一个良性可循环的投资生态。
最后退出:就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常规的退出通道基本是三类:第一,IPO退出,也是最理想的退出方式,回报率高,但周期漫长,受政策影响程度大,赶上近两年这种过会率低的年头,退出更难;第二,并购退出,2018年上半年并购市场异常活跃,新三板并购市场溢价虽然没有上市退出高——因为流动性差嘛,但灵活性较强;第三,大股东回购,以年化8%-10%的溢价退出居多,多以触发对赌而生效。
要踏进这个行业的门槛,请确保你能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1、你做了哪些事情(覆盖一个项目的方方面面的细节和工作内容以及你承担的角色);2、了解行业基本动态(金融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变化快的领域更要随时关注);3、市场上还有哪些投资机会(你的看法和思维逻辑)。
好了,还有问题,欢迎留言区交流。
(本文根据网络信息自己分析总结以及行业资深人士介绍整理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