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端着酒,哭着对先生说:“自己没有才华了,写不了东西了。自己写的,怎么那么臭啊?”她甚至难受到,用头去撞墙。
这是知名作家严歌苓,分享她遇见写作瓶颈期的经历。
每个人都会历经写作思路枯竭,一生中,会遇见多次写作瓶颈期。相信我,你并不孤单,写作瓶颈期谁都会有,严歌苓这样的多产优质女作家尚且如此?
那么,该如何突破写作瓶颈期,持续创作优秀的文章呢?学会这三步,让你轻松度过瓶颈期。
01
取悦自己,观察人性,学习新领域。
取悦自己,是瓶颈期,最应该做的事。你无法取悦自己时,你会觉得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
我刚开始写作那会,充满了热情,持续创作。后来投稿连续被拒,开始怀疑自己写作天赋。
特别是同一社群,他人上稿,难以言说的挫败感。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写了,写作也越来越少。
研究人性心理学后,进行自我剖析。深入观察发现,不是思路枯竭,而是对不成功自己的不满。
对自己越苛刻,越计较文章,越容易导致瓶颈期,最终停滞不前,没有创作欲望。要解决瓶颈期,就要先原谅自己,再爱上自己。
取悦自己,要找到自信。我现在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声对自己说:“我超级喜欢我自己,什么样的我都可以。”每说完,都会有一股无形的力量,震撼全身。
我会每天梳理一件自己的成就,哪怕是今天给陌生人送去的一个微笑。记录成就,鼓励自己,做个对生活热爱的人。
去新的领域学习,保持持续对生活的热情。人,唾手可得的,往往不会被感觉幸福。需要努力踮起脚尖,才能够得着的,叫小确幸。当我们熟悉了一个领域,缺乏挑战,反而会没有了激情。
《跃迁》中提到,一位美国的商界大佬,60多岁,去考哲学系的学位。几年都会学习一门新专业,跨界学习,多元思维。
一个人,对生活始终充满热情,也就会有更多的感情释放。写作,需要赋予充分的感情。作者开心,内心有感情,文章有情感,读者才会被感动。
02
先完成,再完美。
创作瓶颈期,降低写作的期待。海明威说:“一切文章初稿都是狗屎。”写完再改,先完成,再完美。
给自己五分钟时间,自由写作,把自己的写作恐惧都写出来,当做肌肉练习。
《成为作家》中作者写到:在你的整个写作生涯中,不论何时,只要你面临才思枯竭的危险,记住把铅笔和纸张放在你的床边。早上醒来就开始写。
斯蒂芬.金每天都要求自己写2000字,不写完决不从书房出来。
长期的持续写作,就会有灵感爆发出来,灵感是在写作中产生的,写着写着,瓶颈期自己就走了。
创作者一定要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联机学习,互相鼓励,一起讨论写作的技巧,方法……
一个人写作,难免孤独,无法持续,一群人写作,就会很容易被他人的持续创作感染。孟母三迁的故事告知我们,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
《跃迁》中说,联机学习,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当今社会每个人必备的生存技能。
03
多学习,多输入,给大脑充电。
学习输入的方法有很多,我比较喜欢读书、看电视。
读书,是最低成本的学习。村上春树说:“一本书凝聚着作家的人生体验,是了解一个人的最高方式,我们要大量读书,让身体穿透大量故事。”
这里介绍一个读书方法,用古典老师的话说:学的少,学的更好。
带着问题读书:我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是提高认知思维还是提高思考力?是觉得自己最近缺乏热情,没有爱了,补充爱的力量……
只有带着问题阅读,才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人性最原始的本能,是自私,所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才可以被快速记住。
不要“抱怨读了那么多书,却过不好这一生。”我们要读大量的书,但是要把这大量的知识,学以致用。
看电视,喜欢镜头的力量。我记得看《幸福来敲门》时,一会笑,一会哭。笑是对生活的嘲讽,哭是生活带来的喜悦。那种视觉冲击,声音的震撼和仿佛穿过屏幕,尝到主人公面包的味道。
当你真正做好以上三点的时候,瓶颈期自己会悄悄离开。写作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嘉奖。
每个不曾写作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浪费。让我们终身写作,笔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