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星期日中午,我就收到了王程程妈妈的微信,从她的字里行间,我能够感受到她对自己孩子的心疼和对另外两个孩子的不满,甚至还有对我的不满。
我第一时间就把电话给她打了回去,首先关心地询问孩子的伤情,再问她孩子是怎么跟她说周五的事情的?从她的复述中我听出了问题,因为孩子说自己在玩时,不小心摔倒了,那两个同学故意压到他身上,导致他受了伤,别的都没讲。很明显,孩子因为怕被家长批评,故意省略了自己跟同学疯狂打闹受伤的主要原因,也没有告诉她我是怎么解决的,因而家长偏听偏信,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无辜,老师也没有好好处理,甚至都没有跟她联系,觉得我对孩子不够关心。
于是,我就跟她说了星期五我处理这件事情的经过,以及我这样解决的想法,然后跟她道歉,我当时没有发现孩子的门牙受伤了(门牙磕掉了一点点,),没能及时和她联系,等周一到校后,我先在班上问清楚孩子受伤的前因后果,再跟另外两位家长沟通,之后我们再商量看怎么解决。并关心地叮嘱她好好照顾孩子,并趁这个机会好好进行安全教育,让孩子理解文明游戏、注意安全的重要性,避免以后再受到伤害。
一番真诚的交流后,王程程妈妈的态度明显发生了转变,表示今后一定会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帮助孩子改掉喜欢疯狂打闹的坏习惯。
转眼到了周一,第一节班会课一开始,我就跟同学们讲了上周五王程程玩游戏受伤的事情,问哪些同学知道这件事?不一会儿,就有七八个同学举手表示知道。其中既有平时好跟王程程一起疯着玩的孩子,也有平时很文明,不疯狂打闹的孩子。我请这几个孩子逐一说明事情的原委,不久事情的前因后果就问得一清二楚了。
原来是王程程背着一个孩子,去撞击其他几个一起疯着玩的孩子,一不小心就摔倒了,另两个孩子还在疯跑,不小心就摔到他身上了。果然还是几个孩子疯狂打闹造成的意外。我问孩子们:“你们说这件事谁有责任?”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他们都有责任!”“为什么?”我追问道。“因为他们玩危险游戏。”孩子们纷纷回答。
“那谁来告诉大家,课间游戏我们该玩什么游戏,不该玩什么游戏呢?”于是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了起来,把我们平时在校园要注意的安全要求又复习了一遍,其间我有意让那几个平时好疯狂打闹的孩子都发了言。孩子们因为刚刚经历过这件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对校园安全有了更深的认识,纷纷表示以后要做安全文明的游戏,不再疯狂撵打了。
课后我及时与三个孩子的妈妈进行了联系,跟她们说明今天班会课上了解的事情的前因后果,让其余两位妈妈主动与王程程妈妈联系,协商解决的办法。因为害怕有家长不够冷静,语言过激,发生争执,我一再提醒几位家长要理解孩子们年龄小,贪玩好动是天性,出现意外不是他们故意或愿意的,大家要本着解决问题,教育孩子的初衷,去好好协商,万一自己协商不好,及时和我联系,我再进行沟通,千万不要激化矛盾,使小事变成大事。三位妈妈充分理解了我的善意,当天晚上就友好协商,解决了问题——两位妈妈主动道歉,表示愿意承担责任;王程程的妈妈也解开了心结,表示孩子的牙齿问题不算大(门牙磕掉了一点点,牙根没有问题),不需要经济赔偿。但其余两位家长还是主动上门进行了慰问。
这个意外事件就这样结束了,但作为班主任,我还是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1.孩子都是家长心中的宝贝,只要孩子受到伤害,不管多小,家长都会心疼。老师要关心每个孩子,尤其是孩子在学校受伤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安抚孩子,及时处理伤情,及时联系家长。
2.孩子们在出现意外伤害事件后,在跟家长交流时,会趋利避害,推卸或掩饰自己的责任,而家长容易偏听偏信。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尽快查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及时反馈给家长们,让他们愿意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教育。
3.老师对待每个孩子要公平公正,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相信老师在解决问题时对孩子是公平的,老师的处理方法既有教育的意义,也有关心的内涵。只有让家长信赖老师,老师的教育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