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如何才能让自己和他人都有机会感到愉悦?答案是:无我。
昨晚回到家21点多,很疲惫,同时也焦虑。因为白天发生了几件令我难受的事。一早开始,因为自己总是对事物有过多的贪婪之心,写日记写到很晚,所以导致上班迟到。到公司后,还没开始工作,又收到某银行机构的催收人员的亲切问候。不得已电话沟通,结果由于自己的傲慢和轻视(可能,也有遗留分子在作祟),以及对方的有意或无意挑衅,最后还是爆发了语言战争。想想都离开岗位一周了,而且还是周一的早晨,好不容易平复下来,勉强度过了上午的时间。但下午开始,上岗没多久,我就被老板约谈了。虽然对方在言语上尽可能在委婉,但敏感的我自然听能懂对方要表达的大部分意思。最后,下班回家,即便是在运动的帮助下,纠结于要不要受朋友的女色鼓动去喝酒,还是回到家继续今天未完成的各种“作业”。很幸运,最终选择了后者。不是因为我有多高的修为,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疲惫和不甘。虽然,直到睡觉也没完成,但无所谓了,至少没去浪。哈哈……
因为最近于读书方法有了更新的理解,同时,也很幸运,今早在厕所洗衣服时听的是樊老师讲述的《活好》,作者是一位日本的百岁老人(准确说,是口述然后由他人整理)。在拥有强大能量的同为智者的樊登博士的讲解下,每每听到关于疾病与死亡、孝顺与陪伴、傲慢与兼备这些哲学论点时,我不止一次地湿了眼睛,甚至是不自觉双手合十哭出声来。平静之后细细回想,我的眼泪里,饱含着被两位智者直指人心的触动:被理解、被安慰、被认同,当然也有被点破、被教导、甚至是被升华……感恩以这样的方式相遇。
言归正传。“无我”这个词,我们大多是在思修与政治课上听到的。虽然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其实它就是高大上。佛家讲的“无欲”、道家说的“不争”、基督倡导的“爱”;稻盛和夫嘴里的“利他”、阳明先生指出的“无私意”。总的说来,不管是东方人眼里的“无私”,还是西方人嘴里的“爱”,终归都如古贤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当今大大这样神坛大者所说的“无我”一样,东西融汇、古今贯通,指的都是一回事。后生嘴碎,妄议各贤,不敬之处,万请海涵。
“不经历人间磨难,不懂得感恩和谦卑”。老人这一句简单的话,深深融化了我的心。拜谢!
一家之言,诸君随意。时间关系,先到这。看样子,又要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