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离家半年,来到千里之外的广州。这是个美丽的地方,整洁的街道、古朴的建筑、繁多的小吃、特色的民俗,无一不让人感到新奇有趣。挽着朋友从小吃街的街头吃到街尾,约二三知己在早茶店消磨半晌时光,尝试各种从未见过的海鲜,也逐渐开始习惯甜口的豆腐脑。我想,自己应该适应了这个地方吧。
已是十一月中旬,广州盛夏的余韵却尚未散尽,没有丝毫要入冬的迹象,窗外的紫荆依旧开的热烈,路边的灌木仍然绿的浓郁,一如初来的样子。
模糊的季节似乎也模糊了时间,翻开日历才猛然惊觉,此时北方的天应该有些冷了。
晚上趁着夜色乘凉闲聊的人们都已归了家,平素嬉笑打闹的孩子们也都怕冷的缩在家里,不大出门了吧。这时候,家家户户应该架起了滚烫的铜火锅,一家人围在一起,一吃一整天。仓库里囤着过冬的蔬菜,酱缸里码着整齐的咸菜。香喷喷的烤串、热乎乎的羹汤、酥脆的肉饼,街边巷角都充斥着浓浓的烟火味......
那是只有“家”才具有的气息。
小时候,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奶奶早上总是很早起来给我做饭,煨的软糯的米粥、剥好的白嫩嫩的鸡蛋、脆生生的藕片。当时,我总是盼望着奶奶哪一天能起的晚一点,忘记给我做饭,那样我就可以像别的小朋友一样去外面买早饭吃。
可是,我从没有这样的机会。
当时,很羡慕其它小朋友可以随便买零食当作早饭,现在想想,他们当时应该是羡慕我的吧。
甚至,我也很羡慕当时的自己。
小时候,自己有很多爱吃的东西,可随着时间的流转,很多的爱好都变作的怀念,甚至有一天连名字都不会想起。可是,有的人,却会牢牢记得你的喜好,记得你的一言一行,一饮一啄。
奶奶上了年纪,很多关于自己的事情都记得模模糊糊,但是从小到大,我喜欢吃的小东西,喜欢玩儿的小玩意,她却记得清清楚楚。或许有一天,他们会忘记全世界,可依然会清晰的叫出你的名字。
上了这么多年学,习惯了在各个地方辗转。我曾走过了很多地方,在那些远离家乡的地方也曾品尝到很多味道,各种精致繁复的味道。可不知怎么,我却越来越怀念那煨的软糯的米粥、白嫩嫩的鸡蛋、脆生生的藕片……
我以为我已足够坚强,我以为我可以一心前行。可有些东西,是烙印在记忆中的。我想念那些记忆中的味道,那些无与伦比的味道,那些或许简单,或许粗糙,但却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味道。
因为那是只有他们才做的出的味道!
因为别人永远变不成他们!
因为他们永远独一无二!
因为血缘至亲永远无可替代!
恍惚回到小时候的灶台前,在氤氲的水蒸气里,那个有些佝偻的身影依然在忙碌着。在她的身后,我满心欢喜,我恨不得为她制造一道彩虹,或者为她下一场雪,我愿意对她倾囊供养,我愿意给她全世界。
又或者,就这样静静的坐在她身边,什么也不做。
我想,我还是没有适应这个地方吧。
这一刻,我很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