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最头疼的事,就是处理学生问题。特别是当班主任的老师,往往身兼数职,每天都要当法官来判案子,当调解员来调解矛盾纠纷,当情感专家来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当警察来追查丢失的物品。总之是人多事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每个班里,又总有几位同学属于屡教不改的“主儿”,每天都要捅出点儿篓子,惹出点儿麻烦。面对这些常规的学生问题,我认为老师应该学会钝感一点。所谓钝感,不是不管学生,也不是放纵学生,而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允许学生去犯错误,而不是像一个火药桶,因为学生的问题一点就着,一燃就爆。面对日常的班级琐事时,钝感一点,要明白教育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面对难以解决的学生问题时,钝感一点,不要急火攻心、郁结于心,有些学生的问题不是仅仅靠老师就能解决的,寻求多方力量也许有奇效。面对屡教不改的“熊孩子”时,钝感一点,不必一时“死磕”,教育就是“慢慢来”。对学生多一份理解,你就会多收获一份平和的心态。对学生多一份包容,你就会多收获一份淡定的心情。对学生多一份耐心,你就会多收获一份从容的心境。
工作中面对人际关系时,不妨钝感一点,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领导批评你,可能是一件好事,如果你能够反思自我的不足,反而能促进你个人的成长。周围的同事议论你,千万不要和他们置气,古语说得好,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记住别人对你的好,忘掉别人对你的坏。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流言蜚语,不去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面对领导的批评及时查找不足,对于领导的表扬欣然接受,但绝对不要想着得寸进尺。陈道明有段话说得很好:“努力有时不是个好词,努力会让人变形,比如说你推一扇门,轻轻推开,你会很优雅;当你推不开的时候,你努力推就会变形,你的形体、你的心理都会变形。所以应该随缘,随着自己的境遇、环境,清楚自己的所在,轻松一点去执行自己的人生。”所以,在面对工作中的得失时,我们有时也要学会钝感一点。不要去跟别人争来争去,你要找到自己的步调,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找到真正的自我,也许你成不了名师、优秀教师,当不上领导,那你就安心地做一个普通教师。吴非老师说得好,一名普通教师,即使能力有限,如果能保持独立思考,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一样可以成为优秀的师范者,成为一个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