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庭都听说过,有关养育方式类型的知识。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来的。她根据父母对孩子的支持程度和控制要求程度,将养育方式分为了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专制型。
就是父母说了算,他们直接给孩子下达指令,并不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只有听话照做的份。这类父母与孩子之间很少有真正的沟通。
第二种是权威性父母,也可以理解为民主型养育方式。
这类父母既爱孩子又有规则和底线,他们与孩子有很多沟通,也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关心孩子的感受。父母既会提出自己明确的底线,又能做到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
第三种是放纵型。
这种类型中的父母几乎不为孩子设立任何界限,凡事都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这类父母看似挺民主,往往却忽略了孩子自身能力的限制,反而不利于孩子发展。或者有些父母内心就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影响自己的孩子,干脆放任不管,不愿承担责任。
第四种是冷漠型或忽视型。
这种类型中的父母完全不参与孩子的生活,对孩子干什么也不关心。这类父母养出来的孩子是缺爱的,对孩子的伤害也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以上的比较,大家不难看出权威性养育方式最佳,亲子关系也是最好的。这类父母养育的孩子自信心水平更高,面对困难的乐观对待,持之以恒的能力更强,更容易取得成功,也更容易感到快乐和幸福。
很多父母读到这里,可能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认为只要按照权威性的方式养育就好了。可是,我们说生活可没有公式可循,面对现状,很难落实只使用一种养育方式的方法。有时候,父母的言行举止会随着孩子的反应而发生改变;而孩子的言行举止也会随着父母的反应而发生改变。而且面对不同年龄、不同场景和不同性别的孩子,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发生改变,孩子的言行举止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比如,现在,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都不错。很多父母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几乎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而在行为上,这些父母认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几乎不对孩子设立什么行为界限。这些父母在这两方面,明显属于放纵型。但是,一旦遇到跟学习有关的事情,这些父母往往就无法放纵了,不自觉地成为了专制型父母。
这种物质上没底线,学习上没商量的父母,在现实生活中还真的不少。
所以,这些养育方式类型只能给我们为人父母的实践提供一些启发和线索,千万不能照着模板去套用,而且真实的生活也是没法套用而来。到了现实生活里,还是要把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孩子的言行举止,放到当时的动态情景里面去思考。父母尽量使自己和孩子的交流通道保持打开状态,这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