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日子里的刺
文/小李葵
她捻息了手中燃剩半截的烟,把洗衣机里的衣服息数拿出来捋直晾好,顺手把阳台上干瘪的多肉扔到垃圾桶里,最后拖地打包垃圾一气呵成,走之前将房屋钥匙轻轻放在他习惯放手机的茶几上,砰! 走了。仿佛不曾来过。
刚毕业那年,她为了异地的他只身来到离家三千公里外的陌生城市,抛亲弃友。为了爱情她心甘情愿地和他挤在一个几十平米的出租屋里,过上了省水省电的日子。
他总是很心疼她,害怕自己亏待她,对她百依百顺。他们置办了很多谋划很久的东西,家具也按照未同居之前幻想的那样摆放,那些从夜市上买来的多肉也成了这个家的点缀,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好似刚开始一般。
他会每天给她做好吃的红烧肉,下班经过烧烤摊也会买她爱吃的大鱿鱼,而她呢会把所有的衣物叠放整齐,在餐桌上的透明瓶子里放上几朵向日葵。故事开始似乎都是这样,平静的海面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
那日她在看一部关于西藏的纪录片时,心中泛起了涩涩的涟漪,圣洁的纳木错以及随风飘扬的经幡唤醒了她沉睡多年的渴望--高中时孤僻的她因为地理老师的介绍迷上了西藏这个神圣的地方,在她书包最小的夹层里,放着一张玛尼堆的明信片。
她曾扬言,日后要走遍西藏的边边角角,不仅要在大昭寺门前晒太阳,还要去林芝过桃花节,要亲自坐西宁到拉萨的火车,拍车窗外的可可西里……
回忆所及之处,处处不能触碰。她妄想有情饮水饱,辞掉自身的过往投身甜蜜的感情生活,却不曾想过,在肉里的刺不拔掉只会隐隐作痛。
恰逢那日他晚归,也没有带她喜欢的鱿鱼串。他进屋那一刻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地说自己扫码免费领了一袋纸巾。她白了他一眼,说他就知道会贪小便宜,泄露个人信息到时候又惹麻烦事。他像平常哄她一样轻轻地拍她后背,一脸地谄媚。
只是她不再领情,起身甩手朝屋里走去。第一次见她发火,他只觉莫名其妙,但仍跟了过去,许是第一次闹矛盾不知所措,他没有任何措辞,只在门前守到昏昏欲睡,她在屋内彻夜未眠,最后以几天后的和解告终。
但似乎心底的某些东西被唤醒以后生活就无法再像从前一样,她开始考虑以后的家庭,单身的母亲,相隔三千多公里的距离以及他们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不自觉中她开始挑他的刺,嫌弃他婆婆妈妈小心眼,烦他安于现状没有进取心,说他木讷不懂情调。
他开始觉得她世俗浅薄,回家也越来越晚,他们开始整日整夜地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吵架。在一次争吵后,他撕掉了她贴在墙壁上的世界地图,一气之下她夺门而出,却发现在空荡荡的大街上无处可去,凌晨两点的时候,她咬了咬牙还是决定敲门,最后以一个拥抱告终。
许是因为吵多了,时间久了,乏了,他们不再吵架,而是各做各的,只在对方晚回家时call一下,得到回复就挂。
两年过后,在他表示出有想结婚的打算时,她沉默了,她心底的海浪似乎还在翻涌着,她拼命地想点头,开口却是再考虑考虑。他摔门而出。
心底的刺怂恿她递交了辞呈,回家时在路过老凤祥珠宝时她转身走了进去,选了一对简约的耳钉,在店员的操作下打了19岁时就心心念念的耳洞。
到家时他已做好饭菜,笑呵呵地招呼着她过来吃饭,光景宛如刚搬进来的那个晚上。
他不知她曾嗅到过他身上陌生的香味和看到过那些暧昧的短信,不知她已辞职,不知她的耳洞隐隐作痛,也不知她已决定离开。
他加班完刚走出办公楼,口袋里的手机嗡嗡振动着,他不耐烦地掏出来,是她的短信: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回到老家,阔别已久的故友犹如新交,惊叹于她的选择,她也无奈地笑了笑,捋了捋凌乱的头发,许是发丝绊到了发炎肿痛的耳垂,她吃痛地咧着嘴角,不作回答。
故地温习一个月后,她的朋友圈更新了一条动态:配了很多图片,有成群的牛羊,有一望无垠的戈壁滩。
她配文道:
耳朵无恙,心刺已拔。
她曾将那段有他的时光反复咀嚼,直到无味,最后丢弃在呼啸而过的汽鸣中。
世间一切皆明明白白,匆匆错过是因为:
你相信命运,而我怀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