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子说酒是抽取三个人的血酿成的,开始是文质彬彬的文人,再是赳赳武夫的武将,然后就是不管不顾的疯子。这样解说似乎有“剑走偏锋”的味道。
本人是酒徒,喝酒的历史与年龄差不多。一两岁时爱喝酒纯粹是填饱肚子,那时候饿是常有的事情,见什么吃什么,除了石头与砖头。树有根,水有源,爱酒的基因缘于父亲。农村的男人大多能喝酒,繁重的体力劳动之后,喝酒大概能解乏。常见的镜头是,若某人家办酒,大家坐在一起,吆三喝四,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时红光满面,觥筹交错,气氛热烈,颇有绿林好汉遗风。淳朴的乡民,自然不是“觥筹交错尽虚佞,推杯换盏无真衷”之类,那时候娱乐少,办酒的人家则是少之又少,能聚在一起放松快乐很不容易。若主人热情,供酒无限制,犹记得那吃肉喝酒比赛的场景,一个人喝一杯酒,另一个人吃一匙肉,尽管那人吃肉与鲁智深有得一比,但还是败下阵来。胜者开怀大笑,仿佛得胜还朝的将军一样。
父亲七十多岁后还酷爱酒,某年秋天,某人办酒。父亲与一众年轻人坐一桌,乡村的年轻人也有比较鬼的,喜欢捉弄人,见父亲性格豪爽,不服输,便频频举杯敬他,一番车轮战下来,即便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散宴席后,父亲摇摇晃晃地回来,坚持到家门口时就躺田岸边呼呼大睡,还以为睏在自家床上呢!害得母亲到处打听,到处寻人,最后见他醉倒在家门口,又好气又好笑。
若无酒,失了许多乐趣。太冷静,太理性,虽然不会捅娄子或者误事,但往往“文质彬彬”和“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排排坐,吃果果”,就像自然界天气一样,总是和风细雨,不痛不痒,人就麻木了。若偶尔来一次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粗大的树连根拔起,给人的印象深刻,甚至会“触及灵魂”。所谓“酒壮色胆”,其实不只是“色胆”,什么胆都壮。喝第一杯酒,或许苦涩,或许烧喉咙,烧心烧肺,你会皱眉,苦脸,好像小时候吃中药一样。但喝了十几杯后,喉咙,心肺也不烧了,甚至越喝越甜,“苦尽甘来”了。大概那喉咙和心肺也麻木了,也像将军一样横刀立马,怒目圆睁,气宇轩昂,傲视群雄!张飞在长板坡一人独骑吓退曹兵“百万”,大概是豪气干云,酒气冲天,把曹兵熏倒了吧?所谓壮行酒,若无酒,如何壮行色呢?所谓庆功酒,若无酒,扒拉扒拉两碗饭,最多十分钟完事,岂不尴尬?所谓压惊酒,若无酒,如何压惊呢?所谓接风洗尘酒,若无酒,像样吗?若无酒在血管里流淌,畅通无阻,熊熊燃烧,那气氛无论如何热不起来,无论如何找不到话题,无论如何都会冷场,尴尬,压抑得人窒息。一酒在手,那话题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酒催出许多好诗好文来,大致不是胡说八道。陆游不是酒仙,但写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如“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市楼酒美贫何预,斗柄春回老不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等等。为什么酒与诗文如此紧密呢?其实人的思维应该处于“沉睡”状态,那好的诗文犹如山珍野味,都藏着掖着的,酒如鹰之犀利眼神,一振翅飞翔就能敏锐捕捉,无论它躲在天涯海角,旮旯角落也能把它找到。喝几大碗酒,思如泉涌,文思勃发,优美文字自然从笔端汨汩流出。李白当然是天才诗人,几千年出一个嘛!若无酒,再天才也无用。《将进酒》就是最好的诠释。“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除了这首,《花下独酌》也非常出名,“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空旷的宇宙中,只有月亮伴我行,代表我的心,那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想舞就舞,如此潇洒,如此旁若无人,天地万物都退避三舍,只为一人让道,大概只有李白享此殊荣吧?
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确需时间与耐力,大致是玉不琢,不成器。贾岛是“推敲”的始作俑者,吟诗是“蘸”血而作,呕心沥血,“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大概贾岛是滴酒不沾吧?若像李白一样,游山玩水,心无旁骛,只管喝酒吟诗作画,在酒的助推下,诗就像尾部喷出蔚蓝色火焰的火箭一样直升云霄呢!
某年在张家界旅游,傍晚时分见到十几个韩国人在喝酒行令,不是在屋子里,而是行人街道上,男男女女,一边喝酒一边手舞足蹈,歌之舞之,唱之跳之,好不尽情释放人的快乐本能哟!大概在异国他乡,一方面无人监督,一方面去国怀乡,即便丢羞也是在他国,有什么关系呢?若在本国是不可能如此的,总有许多绊羁,许多拘束,许多顾虑,你不敢放开放肆吧?人生难得几回醉,惟有他国当故乡!
“人生如此自可乐 岂必局束为人鞿”。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若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话语如滔滔江水,思维如高山瀑布,一泻千里,喝酒吧。微醺,飘飘然,如脱缰的野马在草原上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