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选择的项目是“完成第56周助教各项任务”,希望通过立项督促自己完成培训时布置的观影作业,完成总结上周书院作业情况、发布本周作业通知,多次听蔡礼旭老师讲座04集并记录感想,逐步养成早晚诵读弟子规并反省自己当天行为的目的
二、截至目前主要目标和任务已经完成,基本算是结项。
三、没有严格按照7步过程去做,打0分
第一步 灵感呈现,提高认识 ,有了立项意识 √
第二步 任务进行统一管理,填写了立项登记表格,按模版书写了立项详细内容。
第三步 根据目标定成果,根据成果找任务。这个环节体会到了“以结果为导向”思维的力量,但是任务安排没有细致思考,写完后只是把部分内容放进了doit收集箱,没有按个人行动管理流程操作。
第四步 使用行动管理方法论推动行动,使用STAR记录过程。任务安排没有细致思考,写完后只是把部分内容放进了doit收集箱,没有按流程操作。STAR记录一开始做没有意识,已经完成了部分任务才想起来,建了个新文件,但是后续做的都没有填写进去,形同虚设。
第五步 项目完成进行综合复盘。只做了一个任务的小复盘的亮点和不足,分析原因没有做。整个项目的复盘没有做
第六步 结项登记,资源包入库。目前还有弟子规听后感、弟子规日反省 两个任务没有完成,所以没结项。没有复盘没有思考资源包,所以没有资源包形成。
四、整个项目化过程中遇到最大的3个难处
1.用行动管理方法论分解任务的意识淡漠,所以没有细致的分解,其中看《海伦凯勒》并记录的任务,做的时候用了很多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就是老师说的不该那么细却做的很投入。出现在日计划中的对于我来说都是 任务而不是行动,看到就挠头,畏难不想做。
2.STAR记录 没有做过,而且做行动和任务时一点也没有记录的意识,做的过程中也是不断收到来自内外因素的分心。
3.可能是因为我立项的时候太贪心,想试试项目化是不是真的很能出成果,出很多成果,所以包含了很多可以自成项目的任务。复盘的时候只有勇气做一个任务的,因为项目还有任务没有完成,自己觉得无法结项,所以不想复盘
五、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书写立项书的过程让自己脑袋开始思考,而且觉得对这个项目的全局有了整体的把控,有种看到小树 而不是树叶上的一只瓢虫的感觉。虽然是逐行书写,但感觉比自己用脑图更有效(因为这个技能水平太低)。
从项目结果验收上说,WBS里的8个成果,得到了5.5个。前2个成果合并为一个文档了,但是还没有整理。从字数上来说,这一周书写的内容应该算是历史上最多的。虽然缺乏整理但至少有了素材,自己脑袋里的各种想法念头有了源头。
发现了自己在听《细讲弟子规》和写弟子规每日反省中内容存在交叉的问题,迷惑自己这些思考的内容究竟该记在哪里呢?
周五早上洗漱时,突然想到了洗漱的流程化整理。
在向德老师确认作业内容的同时 完成了55周师资培训遗留问题的答疑,得到了导师很多的指点。
突然发现两个领域之间可以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使用经验,把永澄老师教的方法用到传统文化熏习中会更加有执行力,也能收获、留下成果。听蔡礼旭老师讲座时用的就是 随时收集的方法,攒成了一篇听后感,还得到了德老师的表扬。
这个分享内容的整理 也让我对整个项目又进行了一次梳理,把其中的亮点和不足都记了下来,有些不足还做了简单的分析。
发现了自己似乎是用手思考的,因为平时脑袋里面都是飞来飞去的灵感、电子、自我要求之类,但是在打字过程中就会开始思考,虽然还没有结构化,想到哪里写到那里,但是这些写出来的内容是更深入的,而且会有指导行动 促进执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