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写作一直是让学生头疼的事,写作指导也是老师觉得难以着手又见效很慢的事。进入中考复习阶段,每个星期都会让学生做一套模拟试卷,以保证学生做题的速度。我发现,这些试卷就是我们身边的好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来进行写作指导。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学会诗意表达
不论是写人还是写景,不论是描写还是抒情,我们都希望学生能够在写人记事类的散文里用诗意的语言进行表达。中考冲刺阶段,学生大量接触“积累与运用”中语言充满诗意的文段。可以指导学生分析这些语段找到自己学会诗意表达的密码。比如:
“一切生活皆语文”。春日融融,语文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生机;夏日炎炎,语文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绚丽;秋日高远,语文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情;冬日浪漫,语文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唯美。语文就在你身边,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妖烧的装扮,它是那种“小桥流水”的静谧,是那种“大江东去”的浩荡……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的风铃敲开了我们的心扉,让我们一起去踏寻语文的足迹吧!
这一段中引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体现语文的特点;引用马致远的“小桥流水”和苏轼的“大江东去”表现语文的特质,读来诗意盎然。我引导学生发现这段文字的特点,并带领学生在集中进行古诗文复习的阶段,把古诗文进行分类整理。比如,乡情:《次北固山下》《春夜洛城闻笛》《天净沙秋思》《渡荆门送别》《黄鹤楼》《无题》《月下独酌》《回乡偶书》
友情:《过故人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友人》《约客》《江南逢李龟年》《送元二使安西》《峨眉山月歌》
志向:《观沧海》《龟虽寿》《论诗》《望岳》《长歌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赠从弟》《登飞来峰》《江城子密州出猎》《卜算子咏梅》
景色:《钱塘湖春行》《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山中杂诗》《竹里馆》《滁州西涧》《使至塞上》。当然,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不论如何,教师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既加深其对诗歌的理解,又增加其写作运用的可能。
二、学会严谨表达
中考作文以写人记事为主,我们常要求学生写作时要能具体、形象且生动地进行描写。可是,有些学生常常词不达意,语意不明,啰嗦混乱。试卷的“积累与运用”中常有“词语运用”“病句修改”“句子排序”之类的题目,在讲解的题目的同时教会学生准确严谨的表达。
分析“词语运用”题目的时候,着重强调以下几点:看词义,忌望文生义;看色彩,忌贬褒颠倒;看谦敬,忌词语错位;看对象,忌张冠李戴;看表达,忌重复赘余;看逻辑,忌自相矛盾;看意思,忌正反不分;看程度,忌轻重失度。这些既是完成“词语运用”需要掌握的知识,更是学生写作时语言运用需要注意的要点。
分析“句子排序”的时候,告诉学生,写作时不可随意,得看结构是否相照应,看语境是否相符(这点尤其要强调),还要看事理是否相承。
这样通过“词语运用”“句子排序”等内容的反复训练,可让学生学会更严谨的表达。
三、学会布局谋篇
这段时间学生大量接触阅读理解的优秀文章。这些篇章都是出自大家或主流媒体报刊杂志的文质兼美之作。其实文无定法,语言表达自然也无定法。以阅读理解原文为学习范本不过是最大限度利用手中资源,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技巧,更是激发学生“读文章”的意识。
现代文阅读中常有这样的考题:1、文章的标题有何特殊含义?作用是什么?2、文章开头段(结尾段)的作用是什么?3、文章中间某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文中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5、删掉文章的某几段可以吗?为什么?纵观这些阅读理解的题目,其实都可以指向写作。比如,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要了解文章题目的深意(比喻意、引申意等),可以教给学生在面对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时如何拟题。在分析“某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时,要求学生掌握开头的多种方式和作用(开门见山、设置悬念、以事例开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用名人名言开头增强说服力等等);中间的段落往往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突出强调主旨;结尾段总结全文、点名主旨、升华或深化主题、留白以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等等。这些阅读理解题的分析,都可以指向写作指导,教给学生写考场作文时怎样布局谋篇。
再比如,议论文阅读常考:这一段是什么论据?有何作用?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思路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的分析,也可以教给学生:在写议论文的时候,要结合事例(事实论据)引用名人名言(道理论据)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用恰当的论证方法使读者更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写作之前先拟好提纲,明确写作思路,不至于逻辑混乱等。
当然,写作教学的源头是生活本身,写作教学要奔向的那个目的地也还是生活本身。但这并不排斥某些具体的写作方法的指导。在中考复习冲刺的最后阶段,在讲好每一张试卷、分析学生优劣得失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身边的资源,助力写作指导。这样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