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斯洛需求已经转变为人们对WiFi的需求,不论大街小巷,办公地点、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最醒目的提示就是WiFi密码。走亲访友第一件事情也是询问主人家的WiFi信号和密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通过互联网联系而取代了凡事必须打电话以及见面交流,网络视频电话增加了很多便利。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将WiFi信号密码告诉学生,但是我们可以建立班级的WiFi群,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联系世界。新的时代新的挑战,我们作为教师最基本的需求又是什么?如何利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进行创新教育?或者说我们在给予学生哪些新的思考?顺应时代的变迁,我们如何去改变?
当着一连串的问号出现在脑海的时候,这是对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提问,更是对教育事业的思索。教师作为推进时代进步素质教育的先行者,如何开展更优质的教育课堂,如何开展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同样互联网给予我们无限的思考空间。我们在推动一代一代人进步,但是是否想过自己应该如何进步?我们所经历的种种过往已经是过去时代所赋予我们必然的经历,我们接受的教育更是前人总结的教育经验之谈,但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和学生都在经历身份以及所处环境的改变。
我们应该倾听技术,研究它的工作方式,这就是当今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每一个时代都有符合自己各自的特点,而我们要思考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是什么?科技发展的进步更大程度上改变的不仅是教育的方式,更是教育的理念,作为乡村教师如何给予学生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如何改变乡村教育模式。不仅仅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更应该与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打破教室的束缚,改变更多的学生对于教学的理解。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顺应时代的变迁,人类的智慧,科技进步是人类的推动,但乡村教师始终工作在教育一线,更多的在研究实践教学模式,对于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首先要从乡村教师改变开始做起,唯有教师改变自己的意识,学生才会更好的融入课堂。通过一块屏幕、一根网线打开了连接世界的窗户,教师作为网络课程的助学,引导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更走在时代的前沿,责任之重大肩负着乡村教育的振兴。
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改变也是显而易见的,N师学院、1+X课堂,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形势新模式学习情况带给学生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思想的震撼,我们承载着乡村教育的未来,我们引导者祖国下一代的前进方向,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获取更大的收获!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灵启迪另一个心灵。
我们作为乡村教育的实践者,更要扬起风帆,踏上教育信息化前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