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上层建筑,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一旦没有了信仰,没有了生活的原则和底线,不知道奋斗的目标在哪里?就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所以,精神层次的爱好显得尤其重要,文学作品是应运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文学工作者应该走在时代的最前沿,站在理性的高度为大众呐喊!呼吁!从而推动社会生活向着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
作家们充分利用文学作品来唤醒迷茫沉睡的人们,拿起正义的鞭子鞭打泯灭的心灵,让作品中的人物表现得惟妙惟俏活灵活现,使贪官汚吏、黑社会和村霸如过街的老鼠一样人人喊打,无处躲藏;使正义和善良得到发扬。所以,文学作品不论是在道德上生活上还是在宗教信仰上,在时代的背景下都起到惩恶扬善,医疗精神创伤的作用。
人们生活有生活的规律,时代有时代的产物,文学创作也有自身的特点。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站在这个时代节点的最高峰,俯瞰人生和社会,用正直的品格,敏锐的眼光,流畅的笔锋和高度周密的思维能力,集众多事件于一体,把众多的人物形象揉搓到一个典型的人物身上,使其故事更完美,更具感染力。文学作品就是让正面人物引领时代的潮流,让反面人物使人看了深思,警醒,对社会起到教化的作用。
文学是特殊的上层建筑,换句话说也是为政治民生服务的,或者说是让其更充分地发挥它作为社会上层建筑服务的作用。它不是政治、法律那么直接,而是间接的艺术得以委婉地反映现实社会。如果文学作品不能为政治服务,不能为社会服务,仅仅是为了一时之快,坐在象牙塔里做无病之呻吟写出来的文学作品没有正能量和正理念,只是为了热闹赶时髦而写,那么这部作品也只是昙花一现,甚至没有阅读的价值,更没有生命力。
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反过来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产生的,而是通过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鼓舞人们去改造自己和自己周围的环境,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换句话说文学是一种精神武器,只有当文学作品掌握了广大读者,它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产生重大的作用。
金雨 写于2018年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