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儿子的口头禅
我生气了!
胡说八道!
不要****
老天呐!
这样不好!
别“凸”(哭)了,抱抱。
听话……
我****
给,谢谢,拜拜!
【二】
看李镇西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一位刘姓老师跳楼自杀身亡。自杀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核实当中,但是有一种说法不可避开:刘老师自杀前,正是学校期末考试的时候,考试结果出来了,刘老师班的成绩不理想。
是不是成绩,分数惹的祸,现在还不能盖棺定论,但不可否认,成绩也是造成刘老师心理压力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成绩,分数,成了衡量教师业务能力的一把标尺。这,是一种教育的悲哀。
单位,有一位年轻的英语老师,英语过了专业八级。但此人性情温软,不能很好地管理学生和课堂,或者说仅仅是暂时不能管理好而已。可是在领导推门听了几次课后,就将此人最先是换科目教学。她有一年多是在教思品。这是一个小科目,因为分值少。那一年,她几乎天天提着板凳到教室里听她们教研组长的课。再后来,她连教小科目的资格都没有了。因为有比她“专业”的行家里手回来了。她又一次被调岗,这一次更离奇,她到了宿管办,做起了管理员。从一线到后勤,她的人生可谓大起大落。一个专业能力素养很高的老师,没有自主权,没有选择权地被人剥夺了从教的权力,这能说是尊师重教?
还有一位老师,年长一些。教历史的。班上的学生特别特别喜欢她。喜欢的原因有:她历史课讲得生动。她人脾气好,从来不在课堂上批评指责学生。她特别特别有耐心。一次学生写作文还写到了她,字里行间全是怀念和不舍。
就是这样的老师,还是没能摆脱或者逃避被待岗的命运。领导说,她教的历史成绩太差了,会影响整个考试的成绩和最最重要的排名……
单位的一把手,曾在大会上叫嚣:“你不好好干,还有别人呢!我手上最不缺的就是人!”他们就是以这样蛮狠的态度,先后还下放了两位英语老师。这两位英语老师,从前可一直都是教高中的!现在,这二人,一个在办公室,一个每天只签到退。
学校,难道就有这么大的权力,随随便便剥夺一个人一个教师登台的权力?领导就可以在公开场合说话狂妄自大,不负责任?中央提出和提倡“尊师重教”,这算不算反其道而行之?
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都不足以解释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唯一能够说得通的,就是他们说,你教课的期间,学生成绩太差了,影响学校声誉……
分数,成绩,杀人不长眼啊!
当年,从乡下回到县城,刚刚休起产假来,思想意识,包括生理条件,生活习惯,都在重新整治当中。就在这“百废待兴”的时候,领导给了我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呜呼!没有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能够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本领,那半年,也全是噩梦加噩耗啊。
也许真是命好,运气好,没有被“流放”。半年以后,教学任务减少了一半而已。也许还因为一把手也是教语文的,所以慈悲地手软了一下,对我“网开一面”,才让我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成绩,让人痛不欲生啊!素质教育的春天,何时才能呈现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2018/2/3)